第384章 抓权要及时!一心为公高博(1/2)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笔趣阁]
https://www.ibqg.vip 最快更新!无广告!

第384章 384:抓权要及时!一心为公高博士!

1945年,港岛重光半年以后,杨慕琦于1946年5月1日复任港督。

由于在二战结束前,伦敦当局承诺于战后容许其殖民地拥有高度自治权以至独立;当以艾德礼为首的工党政府上台执政后,伦敦当局开始着手落实有关承诺,并在绝大部分殖民地实行政治改革。

在这等环境下,身上背着沦陷时期被抓污名的杨慕琦便以奉大英之命令为由,开始推行政治改革,最终于1946年8月28日发表了一份政治制度改革方案,史称“杨慕琦计划”。

该计划的主要想法是重新设立一个市议会,规定由30名议员组成,三分之二议员为民选,其余三分一则属委任。

这绝对是一个跨越性的进步,因为当前港岛的议员全部都是港府由港府任命,而且为了控制权力,议员还分官守以及非官守。

比如说高要,他就是市政局的非官守议员,简单点讲,等于是名誉性质。

根据杨慕琦的计划,该增设的市议会最初可负责管理消防、康乐场地、车辆牌照和市政局,到日后情况许可的话,更可以管理教育、社会福利和公共建设,甚至于公共事业。

简单点讲,市议会拥有实权,而其中的权力绝大部分来自于警队…

该方案推出后呈现冰火两重天的局面,如马文辉等华人年轻一辈中的精英兴奋异常,认为港岛将如英联邦下其它地方一样迎来民主改革,港人将彻底告别愚昧的过去。

市井里就不一样了,根本漠不关心,就是高要对简约强讲的那句话,街坊们只想吃饱饭,他们不关心谁搞政治。

高要意味深长的看着简约强:“这民主到底是谁的民主?”

简约强吭吭哧哧的说不出话来,他被问住了。

斗争是无处不在的,任何一个能够在港岛成为大亨的华人代表,都是斗争出来的。

这个斗争就是政治。

早在高要出世之前,港岛华人于政界中有两股势力号称最强,一股是以李煜堂为代表的五邑帮,一股是刘铸伯为代表的宝安籍势力(也就是本土派)。

最早的时候,五邑帮支持革命,其中涌现了不少代表,比如说李煜堂,又比如说洪门致公堂的司徒美堂。

在这其中,李煜堂以港岛、广府为基地,率领五邑帮的骨干给国父送钱送粮,并从中攫取了相当丰厚的利益。

五邑帮认为革命是一门生意,他们为国民政府提供的钱粮不是无偿的,一定需要回报,他们往往会争取诸如土地及公共事业生意的经济利益。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