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6章 李纨曲子详解(2/2)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笔趣阁]
https://www.ibqg.vip 最快更新!无广告!
到这里已经很明显了,李纨与探春一起,那就是隐射隆武朝廷的将相,殉节的那为大臣。
他就是隆武朝的大学士,黄道周,他与刘宗周并称“二周”,也是一名大书画家、文学家。
1645年,弘光朝廷灭亡,黄道周返回福建,到了福州,拥立唐王登基为隆武帝。
隆武帝封他为武英殿大学士兼吏部尚书兼兵部尚书。
当时清廷颁布剃发令,江南人民求救于南明隆武朝廷,黄道周返乡筹兵。后郑芝龙投降,放清军入仙霞关,隆武帝向西准备入江西避难。
由于福建军队都在郑芝龙家族手里掌握,朝廷已经无兵,黄道周站了出来,他说:战亦亡,不战亦亡,与其坐而待毙,何如出关迎敌。
既然没兵,黄道周如何北伐呢?他对皇帝说:“没兵,我自己招。”
皇帝说:“好!兵没有,只能给你一个大印。”
于是他出征了,只带着腰里悬着的皇帝御赐的金印。
他临时募得捐款四千五百两,召集民众数千人,出兵抗清。
由于他们都是新兵,兵器,铠甲,粮草一概不足,甚至很多新兵只有扁担作为临时武器,因此他所招募的军队又称扁担军。
虽然如此,他依然北上抗清,所有人都知道,这是有去无回的。
九月二十四,抵达明堂里的时候,队伍遭遇清兵的埋伏,全军覆没。
黄道周被清朝徽州守将张天禄俘获,送到南京狱中。在狱中,他吟咏如故,有诗云:六十年来事已非,翻翻复复少生机。老臣挤尽一腔血,会看中原万里归。
清廷派使洪承畴劝降,黄道周写下这样的句子:纲常万古,节义千秋,天地知我,家人无忧。
洪承畴又羞又愧,上疏请求免黄道周死刑,清廷不准。后绝食十二日。
隆武二年,1646年,三月初五,黄道周就义。他的门人蔡春溶、赖继谨、赵士超和毛玉洁同日被杀,人称“黄门四君子”。
因此这首曲子里又说:虽说是,人生莫受老来贫,也须要阴骘积儿孙。
加上李纨上回判词所说的刘宗周,他们两人本就并称二周,所以作者以李纨隐喻他们二人,就十分合理了。
看明白了黄道周的经历,我们再对应看[晚韶华],就能看懂其中每句所暗含的意思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