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六十三章 为鳌拜保驾护航(2/2)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笔趣阁]
https://www.ibqg.vip 最快更新!无广告!

主要是张长庚在同王五协商。

要让穆里玛谈的话,怕是啥都答应,因为他现在急于杀图海。

为了杀图海,穆里玛甚至都能答应将郧阳巡抚所辖的八道都划给明军。

因为明军要不了他瓜尔佳一族的性命,图海却能!

朝堂的稳定压倒一切。

这个道理,穆里玛琢磨的比谁都透。

兄长鳌拜真要被图海害的请辞失势,等待瓜尔佳一族的必定是血雨腥风。

穆里玛只是带兵打仗不行,而不是什么都不行。

两轮磋商后,王五给出其归顺清廷的具体条件。

主要五条。

一是明军不剃发,不易服。

这一条刚提出,就遭到穆里玛、张长庚的共同反对。

不是他们不肯答应,而是朝廷不会答应。

剃发是一条红线,谁来了都不好使。

强如当年郑家,也无法逼迫清廷允许他们不剃发。

你王五又有什么资格要求不剃发?

真当你手下那帮溃兵、民夫混编的队伍能扛住十几万重兵的围攻。

再说,你都不肯剃发,谁相信你是真归顺大清?

别说穆里玛不敢答应,鳌拜他也不敢答应。

事情真要谈不成,那就真是图海的套路——先剿平茅麓山,再把你王五当狗撵了。

除去民夫,拢共就两三千披甲人的明军偏师,在没有百姓支持的状况下,撑不了多久。

弄不好,王五哪天能被百姓用锄头砸死。

这一点,王五很清楚。

他面对的是一个统治已经稳固的新兴封建王朝,而不是二十年前将亡的明朝。

最好的结局就是流窜出海同张煌言会师,找个海外荒岛等待三藩起事。

同这个结局比起来,利用清廷同吴三桂的矛盾、鳌拜同清廷的矛盾,为明军争取最有利的条件,才是聪明人的做法。

考虑现实因素,王五作出退让。

就是他本人及东进的这支明军偏师可以剃发易服,但茅麓山根据地那四万军民不剃发,且清军要将前番夺去的兴山、竹山、房山等六县交还明军,军政方面由明军自治,不接受清廷委派的官吏。

理由是他无法说服茅麓山军民同他一起剃发,毕竟他只是明朝的湖广总兵,而不是楚王,又或军民共推的领袖(李自成继承者)。

然而,这一条还是遭到张长庚的反对。

他可以代表朝廷同意归还明军数县,并给予明军自治,但前提是明军必须剃发放弃明朝旗帜,不然,算怎么回事?

不管你王五是真降还是假降,表面的样子还是要做一下的吧。

伱连表面功夫都不肯做,他张长庚有几个胆子就这么跟你把事定了。

穆里玛也不敢。

双方进行了激烈争吵,直到王五让人将水桶提进来,张长庚气势方为之一泄,提议先将此事搁置一边,日后再谈。

穆里玛也表示此事可待京中兄长书信来后再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