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9章 对面的,做个交易成不成(2/2)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笔趣阁]
https://www.ibqg.vip 最快更新!无广告!
奈何眼下形势荆州急需外援,清廷与吴三桂又猜忌日深,加之吴三桂部下大将吴国贵、马宝等人与王五曾有过秘密合作,因此王五判断吴三桂可能有一天会和清廷翻脸,至少其对清廷不是那么忠心。
如此,承认这门婚事有可能会让荆州得到吴三桂的暗中支持。
故派人持婚书往昆明提亲,若吴三桂答应嫁女,则必定不会坐视荆州覆没。
若不答应嫁女,此事便就此作罢。
河东君柳如是以侠女着名,清军南下后一直同亡夫钱谦益暗中从事反清活动,于时局自是了解,知荆州孤城若无外力必定难以久持,吴三桂若承认婚约嫁女对荆州肯定是一件天大好事。
却怀疑吴三桂不承认这门婚事,毕竟其现在是鞑子封的平西王,眼下鞑子八旗兵虽不如从前厉害,但地盘势力仍是极盛,吴三桂未必敢冒这风险。
不想,那吴三桂竟真的承认了这门婚事,且派手下大将带三千精兵护送其女前来荆州完婚。
这让柳如是对吴三桂有点刮目相看,也对反清复明事业有了希望,就是不知张尚书此时是否到了昆明。
麻烦在于女儿小照对王五似乎很有好感,若知王五要娶的是吴三桂女儿而不是她,心里怕是极不好受。
只此刻也不便将王五娶亲一事告知女儿,只强撑欢颜陪着女儿在那装扮颇似王五的雪人。
荆州城中上至大将军,下至三岁小娃都在玩雪时,城外的清军却是苦不堪言。
这场大雪真就始料未及,给了清军上下一个措手不及。
霜后暖、雪后冷,这可是老祖宗传下来的经验。
更要命的是,清军根本没有足够取暖用的柴禾。
原因是荆州方圆十里地的树林都叫明军砍光了,百姓的房屋甚至土地庙也都被拆毁,江边的芦苇也被收割一空,放眼望去城外就是一片净土,这意味几万清军无法就地获得生火取暖用的柴禾,只能在寒风中蜷缩在帐篷中抱团取暖。
一开始还好,等到雪停的次日,几万清军冻得跟孙子似的,从荆州城上朝外望去,压根看不到几个活动的清兵,全窝在帐篷里呢。
要不是这两个月清军也在城外开始修筑防御工事,挖起了壕沟,明军出城打挺费事,王五都想派兵突他们一下。
大军没有足够柴禾供取暖,甚至生灶也困难的现实很快报到了杰书这里。
年轻的帽子王虽没有带兵经验,生活常识还是有的,知道接下来天气会越来越冷,至少持续七八天,甚至有可能半个月之久。
在这段时期内,如果不能为大军提供柴禾,不仅取暖成问题,士兵们吃饭也要出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