佞幸与寒门:东秦光宗与穆宗时期对门阀势力的抑制(1/1)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笔趣阁]
https://www.ibqg.vip 最快更新!无广告!

佞幸与寒门:东秦光宗与穆宗时期对门阀势力的抑制

——兼谈穆宗与东秦王朝

张仕一

(扶正阁幽州,辽西郡 0)

摘要:东秦时期,北方门阀士族不断发展,其势力日益强大,成为当时政局中的一支重要政治力量。面对强大的门阀势力,东秦统治者不得不对其进行拉拢和利用,但是,门阀日益壮大的势力和其对朝政的影响,无疑也威胁到了东秦的君主专制。因此,以秦光宗与秦穆宗为代表的东秦中后期皇帝在其在位时期,都采取了一定的措施,企图抑制门阀势力的发展。但光宗与穆宗采取的手段与取得的结果不同:光宗以“佞幸”掌“机要”之职这一较缓和的手段,对门阀势力进行抑制,最终取得了较为成功的结果;而穆宗以“寒门”任“台相”之职这一较激进的手段,对门阀势力进行抑制,最终取得了基本失败的结果。

关键词:东秦;秦光宗;秦穆宗;门阀;君主专制

形成于梁朝中后期的北方门阀,在历经了数百年发展与积累之后,到东秦中后期,已经成为朝堂上极为重要的一支政治力量,占据了朝堂多数高级官职。而北方门阀势力的发展以及其对东秦朝政的影响,极大地阻碍了东秦君主专制的发展,因此,对专制君主(东秦皇帝)而言,他们一方面为了巩固统治,必须要加以控制和利用门阀势力;但在另一方面,为了加强君主专制,他们也必须要采取相应手段,对日益壮大的门阀势力进行一定程度上的抑制,从而维护自身的专制皇权。在这样的背景下,东秦中后期的两位君主——秦光宗宣皇帝秦寂与穆宗成皇帝秦宪,选择了各自的方式,以试图对东秦中后期强大的门阀势力进行抑制。本文拟从此角度切入,利用现存史料,对东秦光宗与穆宗时期对门阀势力的抑制进行探讨。

一、东秦前期门阀势力的政治实态

依靠其在政治、经济和文化上的地位与特权,以河南郜氏、荥阳刘氏、河东薛氏、京兆冉氏、清河刘氏、濮阳邓氏、魏郡冯氏、鲁郡薛氏、鲁郡严氏等为代表的北方门阀士族,在经历梁朝中后期的长期积累与发展之后,到东秦建立之时,已经形成了十分强大的势力,并在东秦前期的政治中扮演着重要角色。例如:

出身京兆冉氏的冉季在秦高帝尚在成都之时,就已经担任“侍中、秘书郎,文书拟写,皆因之”。①此后又担任“秘书令”,并在秦高帝取得扬州后出任扬州刺史。

出身魏郡冯氏的冯涤也在秦高帝尚在成都之时就已经担任“尚书左仆射”,“凡诸大事,不能决者,咸来问请。”②并且,从冯涤初入蜀时的话语中,也能感受到当时门阀势力的强大:

高帝既称王,冯涤闻之来投,高帝嘉之,以为尚书郎,涤不悦,曰:“我来自为公辅之位,傥不如是,尚可为令丞也。”帝异之,以为尚书左仆射,条决政务,断定如流,号为平允,人皆服之,凡诸大事,不能决者,咸来问请。③

尽管冯涤面对尚书郎的位置仍然表示“不悦”或许与其自身“少有志向,每以为当至公辅”的情况有关,但其在刚刚“闻之来投”时便敢叫出“公辅之位”或“令丞”的要价,也能从侧面反映出当时门阀势力的强大带来的政治地位。此后冯涤历任司隶校尉(期间曾负责留守成都④)、尚书仆射,并且在东秦初期的政坛上扮演重要角色:

(开阳)九年,擢为尚书仆射,总典尚书事宜(注曰:时圣王为尚书台令,然王在西京,故东都尚书事宜,皆受涤典),政国决策,咸有参豫。时圣王在西京,帝于东都,文事决于冯涤,兵谋赖于郜芝,时以为双璧。⑤

前引《冯涤传》中东秦前期洛阳“兵谋”所赖的郜芝,也是“世为中原大姓”的河南郜氏的代表人物,其在投降东秦之后,很快就被委以重任,“常参机密,军国大略,多有谋谟”,“兵马粮草、军用调度,多出其手。凡戎马之事,咸有参预”。并在开阳十八年夏之后同时兼任“兵部尚书”与“司隶校尉”,“位兼文武,当时以为荣”。⑥

此外,刘祁(荥阳刘氏)、刘艺(清河刘氏)、邓光(濮阳邓氏)、薛辅(鲁郡薛氏)、薛宽(河东薛氏)、严豫(鲁郡严氏)等北方门阀势力的代表在高帝一朝也往往能够被授予高位,其中甚至不乏从梁朝一方投降东秦的降臣。⑦他们最终能够身登高位,有的不过是因为他们是所谓“奉顺天道,赞佐高祖”的“前梁之大族”;⑧有的不过是“荫门阀之资”而最终“为重任之臣”。⑨

到了秦太宗时期,为抑制军阀势力,太宗也极为重视拉拢和利用强大的门阀势力,大量纳门阀之女入后宫,⑩邓甫(濮阳邓氏)、冯奥(魏郡冯氏)、冉芸(京兆冉氏)、郜棠(河南郜氏)、刘布(清河刘氏)、薛廉(河东薛氏)、薛永(鲁郡薛氏)、严豫(鲁郡严氏)、邓觉(濮阳邓氏)等门阀势力的代表人物也得以身居高位。?直到孝宗、恭宗时期,这一情况仍然没有改变。到赵氏专权篡位之时,一些门阀势力的代表人物不愿与之同流合污,甚至表达出极其愤怒的态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