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4章 太湖(2/2)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笔趣阁]
https://www.ibqg.vip 最快更新!无广告!

“米元章(米芾)论石,曰瘦、曰绉、曰漏、曰透,可谓尽石之妙矣。”

作为景观石,太湖石的“皱、漏、透、瘦”是其有别于其它景观石的特点,通透玲珑,姿态万千。

宋人爱太湖石,米芾跪石称丈,拜石称兄,抱石而眠。曾几也写诗称赞:

“济胜初无具,搜奇只此间。飞来太湖石,坐我洞庭山。面面成窗户,峰峰出髻鬟。寓居端欠此,颇欲载之还。”

“颇欲载之还”,石头太重,曾几想搬却搬不动,可是皇帝可以啊!

徽宗更爱太湖石,虽是帝王,却在他的作品中呈现出一种文人心态。

他的一生山水花鸟成痴,书则瘦筋,画则花鸟山石。工笔重彩,取向细腻写实,精致庄重,却又不失意境,给人诗意与灵性。这样的他自然和米芾一样,抵抗不了奇石的魅力。

他的《怪石诗贴》如今正在台北故宫博物院收藏:

“殊状难名各蔽亏。高低崒屼鬪巍巍。直疑伏兽身将动。常恐长蛟势欲飞。□裂几层苍桧(氵齿)。凝岚四接老松围。名封三品非无美。饮羽曾令壮奋威。”

(有一个字已经缺失,辨识不清,有个字则打不出来,应当没有收录进现代字典之中。)

赏石玩石已经成为了一种文化,但这种文化也是不断发展的。初是赏玩石之形,后则更进一步,品味石之意,“得意”而“忘形”,“得鱼”而“忘筌”。

从美学观点上讲,是以意相石,移人之情致于石上,石则是诱使人散发情致的钥匙。

“‘米元章论石,曰瘦、曰绉、曰漏、曰透,可谓尽石之妙矣。’东坡又曰‘石文而丑’。一‘丑’字则石之千态万状,皆从此出。彼元章但知好之为好,而不知陋劣中有至好也,东坡胸次,其造化之炉冶乎!燮画此石,丑石也。丑而雄,丑而秀。”

这是郑板桥的话,“丑而雄,丑而秀”。可凡是丑怪之物,多为人所厌憎,太湖石为什么能获得人们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