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章 筹备(上)(2/2)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笔趣阁]
https://www.ibqg.vip 最快更新!无广告!
果然,王虹卫顿了顿,说道:“但是,拍摄的钱毕竟是学校出,虽然你做了计划书,但一些细节方面的问题,我还是得代表主任和学校,仔细跟你了解、商讨一下,商讨的内容也要汇报给系里和学校,没问题吧?”
“当然没问题,不过,老师……”
林麦冬搓搓手,嘿嘿笑道:“您能不能透露一下,学校能批多少预算?”
“你小子!”王虹卫失笑,指了指他:“我离开的时候,郑主任还嘱咐我多看着你,担心你误入歧途,我还寻思他大惊小怪,现在看来啊,你确实一门心思都钻到钱眼儿里去了!”
林麦冬摊手:“世道就这样嘛,没钱寸步难行,如果不是没钱,我也不会走学校的渠道拍这部短片。”
这种话,他在郑冬天面前是万万不敢说的。
但在王虹卫面前却没什么忌讳。
因为他知道,对方和第四代也不是一路人。
果然,听了林麦冬的话,王虹卫只是摇摇头,没多纠缠,当然也没回答预算的问题,而是翻开那本计划书,看了一会儿,忽然问:
“我注意到,你在计划书里给《雇佣人生》设定的时长是8-12分钟……能不能告诉我,你心里真正的时长具体是多久?”
听他这么问,林麦冬就知道他看出了猫腻,嘿嘿笑道:“您不是已经瞧出来了嘛,11分钟,one-reeler!”
One-reeler是国外一种相当流行的影片概念。
它的出现,最初源自电影胶片规格。
胶片电影时代,一部电影无论拍摄还是最终的成片,母带都是论盘(卷)来计算的,一盘胶片以声速播放的话,可以播放大约11分钟左右。
One-reeler就取自这个寓意,意为一盘胶片的“电影”。
目前国内了解的人不多,国内理解的所谓短片,其实普遍超过40分钟,相比之下更应该叫“中片”……
王虹卫深深看了林麦冬一眼,这个学生比他想象的还有野心。
One-reeler目前非常受欧洲、北美独立电影艺术领域追捧,据他了解,很多欧洲先锋电影人物,都对这个似乎回归原教旨的概念赞誉颇多。
他摇摇头,不再多想,转而继续问道:
“你计划书里没提到用什么摄影机?”
“这个要看青影厂那边怎么安排,所以我就没写。”
“你自己的想法呢?”
林麦冬没有半点犹豫:“只要16mm摄影机就可以,品牌没什么要求,不瞒您说,我之前只接触过超级8,不论什么牌子的专业摄影机,我都得熟悉一段时间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