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4章 创作谈(2/2)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笔趣阁]
https://www.ibqg.vip 最快更新!无广告!
说完这篇小说伤痕的体会,很快又讨论到季宇宁的另外两篇小说,那五和我曾经生活的地方。
季宇宁于是接着进行创作谈。
首先是那五这篇小说,几乎与会的所有人,都给予这篇小说极高的评价。这个评价就是文学上的评价。
尤其是今天在现场的几位老爷子。都认为这篇小说是少有的高质量的京味儿小说,是一篇经典文学作品。
“那五这篇小说,构思的时间很短,因为这其中的故事,就是我从小在京城生活的时候,不止一次听到过的类似的故事的集合。
写起来呢,也不像我其他的小说,还要反复考虑故事的背景,写作的那种语境,比如我的小说伤痕的背景,是放在了沪上,所以里面是用的沪上方言。
而我曾经生活的地方,这篇小说的背景是放在了皖省沿江地区,是在长江边上,也有一些当地的方言在里面。
我发现在选择小说的语言风格的时候,京味儿小说是很占优势的。
原本那五这篇小说,是作为长篇构思的,原本我想的是,就像清明上河图那幅画卷,让那五在这画卷里一直走,走过几十年,但小说却是写到了解放的时候,就戛然而止了。
因为,我不知道怎么写下去了。”
在讨论这篇小说那五的时候,在场的很多人都认为,这篇小说实际上是一个长篇的结构,还可以接着往下写。
但季宇宁的这句解释,不知道怎么写下去了,让大家全都无语了。
是啊,这句话说的太有道理了。
接着就是说他的那篇我曾经生活的地方了。
“刚才吴泰昌同志问我,这篇小说中的生活场景是在淮河边,还是长江边?
那我现在可以告诉你,其实我插队的地方是在淮河流域,我曾经去过皖省的沿江地区,但对于那里的农村生活,只是浮光掠影般的看了一下,对于沿江的城市我倒是很感兴趣。
小说中描写的,实际上很多都是我插队地方的生活,为什么要把它向南平移到长江流域呢。
那是因为我15岁插队,一直到21岁,这6年,就没有见过我的母亲。那个期间我的父母也下放了。
我把长江看作是母亲河,所以小说里有一句诗,我们活着,像长江一样年轻,我们活着,像长江一样古老。
另外茹主编说,她看完了这篇小说,有一种浑身冰凉彻骨的感觉。
确实是这样,我写完这篇小说,我自己都有这种冰凉彻骨的感觉。
这是我第2次有这种感觉了。
第1次,是我在刚上初中的时候,看到写王静安先生在鱼藻轩前投水的内容时,我就有这种感觉。
当时是设身处地,为国家为民族的前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