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4章 不奴族的速度(1/2)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笔趣阁]
https://www.ibqg.vip 最快更新!无广告!
为了本都总督的命令,四千罗马海军和两千罗马重步兵被埋进了山谷的洼地,却无人知晓。
现在,黑海的通道再次变得安全起来,老阿拉什利用他发明的战场快速情报系统,向巴统城的海船部队发出了命令。
大量的物资和人口,将连夜起运再次抵达特拉布宗城,从海路回到阿兰草原的黑海之滨,地点就在今天的索契,现在那里被命名为“黑海城”。
老阿拉什在征兵的时候,从各个阿兰部落购买了五千勇士,同时还包括他们的七千家人,只是他们不是奴隶而是属于不奴族的自由民。
这七千人沿着各个阿兰部落,从山海城的北部城关,到黑海城之间每五十里就挑选一个水源地建立了一个小型驿站型村落,这样的村落大约有四十个,每个村落大约一百五十到两百人口之间,进行定居式生活。他们人口不多,占用的土地也不多,这样避免了和其他阿兰部落争抢大量土地。
山海城和江海城也派出三千工匠,赶着一千辆大车,分散进入各个村落,给他们带去粮食,牛马,教他们烧制砖块,开垦土地以及耕种粮食和牧草。
现在这些村落开始都进入了建设,最重要的是每个村落都至少拥有三百匹马匹,有的是不奴族送来的,有的是直接用不奴族商队的货物从各个部落手里置换的。
一条横跨黑海和里海的快速运输线开始成型。
现在,一个从山海城北关出发的大车队,只要使用马匹的数量少于三百匹,那么他们可以不用休息。每到一个驿站,就直接更换马匹,直接前往下一个驿站。
在天气正常的情况下,马车每小时能走十五里,他们每隔五十里就更换一批状态良好的驮马,可以一直保持十五里每小时的速度。
最重要的是,驿站会长期备用草料和粮食,马车队从此不需要自己再携带草料,这极大的提高了运输量。
重要的还不是这个,重要的是现在开始从伊犁开始,在荒原,峡谷,草原和荒漠之间,只要有水源的地方,每五十里就有一个这样的不奴族驿站。
这条路从伊犁城,到四河,到希望,到源启,到江海,到山海,直到黑海城,这漫长的一万四千里漫布二百八十个驿站村落。
江海和山海负责西部道路驿站的建设,源启,希望,不屈,四河,伊犁负责东部驿站村落的建设,二百八十个村落撒出去,如同一条草原上的珍珠链,串起了不奴族高效的情报网络和运输网络。
最紧急的军事邮件,从伊犁到黑海,能够日夜不停的以50里每小时的速度传递。二百八十个小时就能送达黑海城,十四天就能贯穿不奴族的东西边境。
更可怕的是货物运输,换马,换人,每一段马匹和人,都只需要负责五十里的距离,送往五十里,隔天就可以返回,人和马都不累。而大车每五十里在车轴里加注牛羊油保护轴承,就能日夜不停的滚滚向前。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