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6章 李牧回京(2/2)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笔趣阁]
https://www.ibqg.vip 最快更新!无广告!

“安民!”高玄尊忽然打断了他的话,忽然急促的情绪让他剧烈地咳嗽了起来李牧才看清,自己眼中永远挺直腰板的老师,已经在榻上蜷成了虾米。这一咳,像是把他好不容易提起来的精气神都咳了出来,等他平复了呼吸,眉宇间全是倦意。

“安民,这些日子我躺在床上,总想起你刚到我家的时候,那时你刚刚闯下大祸,被你祖母提着耳朵送到我这里,让我放心管教。”

高玄尊说起旧事,李牧难得有些脸皮泛红,他也是皇亲贵胄,境况比起燕道寒也好不到哪里去。今上无子,严格算起来,他是离那个位子最近的人,因此朝臣都不敢让自家有出息的子侄接近他,生怕触了皇帝的霉头,甚至有的为了讨好皇帝,还要让人来带坏他。

早慧并没有让他明悟是非曲直,反而助长了孩童的无知之恶,等后悔已经是他追随高玄尊读了几年书之后了,当年的过错无法弥补,他只能把自己活成刻板君子,一副被书荼毒了脑子的模样,才能不用故意犯错,也降低熙帝的疑心。

在熙成帝时高玄尊虽未入朝,但已经得到过芳矶太子的赞赏,如此渊源还能历经三朝不倒,靠的就是他的清正不阿。第一次见面的时候高玄尊已过知天命之年,是非常刻板的清瘦文臣的形象,面白,山羊须。

脸上眼里是没有笑意的,大概因此,脸上的表情纹极少,看着只有三四十岁。但李牧记得最清楚的,却是他看人的眼神,与他见过的任何一个人都不同。既不是父亲的恨铁不成钢,也不是皇帝伯伯让人浑身不适的慈爱,更不是身边那些人的谄媚讨好。

他看人,目光沉静,可却让人从中无端感受到一股拷问,如果非要形容,那大概来自圣贤书的拷问。即使那时的李牧,大字也没识几个,还是无由来地低下了头。

可高玄尊没有高高在上地教训他,而是拿来了一本故事书,看起来经常翻阅,但被保存的很好,除了书页的毛边,几乎没有损坏。

不是什么名家大作,却是实实在在的孤本——高玄尊亲自为他儿子写的,很难想象这个不苟言笑的男人,皱着眉执笔对纸,写的不是治国良策诗词歌赋,而是写给小儿的,轻松童稚,却明理警世的小故事,一字一句,都浸满了他的循循善诱。

“老师,那都是小时候的事了,弟子现在已经长大了,懂事了。”

“好……懂事了好啊……可为师有时候想,我是不是把你教的太懂事了……安民,这次去扬州,可学到了什么?”

高玄尊看着眼前的成年男子,仿佛他垂髫的样子还在眼前,一瞬间的失神后,他又恢复了清明,开始细细问起李牧在扬州的经历。师徒二人絮絮低语,门外,一名下人十分称职地守着门,可若是仔细看,就会发现他始终侧耳听着屋里的对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