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2章 黑腹沙鸡(1/2)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笔趣阁]
https://www.ibqg.vip 最快更新!无广告!

黑腹沙鸡:沙漠中的优雅旅者

一、引言

黑腹沙鸡(学名:Pterocles orientalis),别名沙鸡,是一种中型沙鸡科鸟类,属于沙鸡目沙鸡科沙鸡属。这种鸟类因其独特的黑色腹部和楔形短尾而得名,主要分布在欧亚西南部和北非地区。在中国,黑腹沙鸡主要见于新疆北部和西北部,是国家二级保护动物。

二、形态特征

黑腹沙鸡体长29-34厘米,体重370-470克,属于中型鸟类。雄鸟的头顶、颈部和上背为灰色,沾有草黄色,下背、腰部和尾上覆羽为暗灰色,中央尾羽为土黄色,具灰色的横斑,先端为灰绿色,并具窄的土黄色边缘。颏部、喉部为栗色,并向颈侧延伸,形成颈环。胸部为灰色,其后紧接一个黑色横带,并向两侧延伸至肩部的两侧,黑色横带之后还有一个宽阔的浅黄灰色带。胸部、两胁、腿覆羽的上部和肛区等均为黑褐色。

雌鸟通体为淡沙黄色,头顶有细的黑褐色纵纹,背部、腰部和尾上覆羽有黑褐色的斑纹或横斑。中央尾羽的颜色与背部相同,外侧尾羽较暗,均具有白色的端斑。额部、喉部为灰黄色而近白色,有细的黑褐色羽干纹。头侧及眼先也有细的黑褐色羽干纹。胸部为淡赭色,腹部珠灰色或污白色,两胁黑褐色,形成大块的腹斑,尾下覆羽、覆腿羽以及跗跖上的羽毛均为白色。

虹膜褐色,嘴灰褐色,先端较暗,趾灰褐色,爪黑色。尾羽短而尖,不延长。

三、生活习性

黑腹沙鸡主要栖息于山脚平原、草地、荒漠和多石的原野。它们善于奔跑和飞行,飞行时两翅煽动非常迅速,常发出“呼呼”的声响,飞行的速度也比较快。黑腹沙鸡通常呈小群活动,冬季有时集成大群。它们白天常飞到数十公里外的水源处去喝水,饮水的动作和鸽类非常相似,将嘴伸入水中,连续吞咽而并不抬头。

黑腹沙鸡主要在地面上觅食平原和荒漠上的植物种子,也吃植物的叶、芽和昆虫等。

四、分布范围

黑腹沙鸡的分布范围较广,主要分布在西班牙、北非、中东、印度北部及西北部、阿富汗、俄罗斯南部等地。在中国,黑腹沙鸡较为罕见,亚种arenarius繁殖于新疆北部及西北部(天山),迁徙时途经新疆西南部(喀什)。

五、繁殖方式

黑腹沙鸡的繁殖期为5-6月,3月中旬即开始配对。通常成对营巢于平原或有稀疏植物的低山丘陵荒漠地带。巢大多只是利用地面上的凹坑,或者由亲鸟扒一个浅坑即成,里面没有任何铺垫物,或仅有少许小的圆石头。每窝产卵2-3枚,卵的颜色为淡灰色、土黄色,略微缀有绿色至橄榄色的斑,由雄鸟和雌鸟轮流孵化。

六、保护现状

黑腹沙鸡被列入《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2013年濒危物种红色名录——无危(LC)。在中国,黑腹沙鸡被列为国家二级保护动物。由于其分布范围较广,种群数量较为稳定,目前没有生存危机。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