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73章 年 定科举考试程式(1/1)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笔趣阁]
https://www.ibqg.vip 最快更新!无广告!

洪武六年,也就是公元1373年,我叫苏文轩,本是应天府里一个寒门书生,自幼便对那圣贤之书痴迷不已,一心想着能通过科举之路,改换门庭,光宗耀祖,让家中年迈的双亲也能过上舒坦日子。这一年,朝廷定科举考试程式的消息,就如同那破晓的曙光,让我这黯淡的求仕之路,仿佛一下子有了清晰的方向,可其中的波折,却也是一言难尽呐。

《明史·选举志二》记载:“科目者,沿唐、宋之旧,而稍变其试士之法,专取四子书及《易》《书》《诗》《春秋》《礼记》五经命题试士。盖太祖与刘基所定。其文略仿宋经义,然代古人语气为之,体用排偶,谓之八股,通谓之制义。三年大比,以诸生试之直省,曰乡试。中式者为举人。次年,以举人试之京师,曰会试。中式者,天子亲策于廷,曰殿试。分一、二、三甲以为名第之等。一甲止三人,曰状元、榜眼、探花,赐进士及第。二甲若干人,赐进士出身。三甲若干人,赐同进士出身。”初读这科举考试程式的规制时,我心中是既激动又忐忑,激动的是朝廷总算定下了这明确的章程,让我等学子有了努力的目标;忐忑的是这要求看着可不简单,要想脱颖而出,非得下一番苦功夫不可呀。

那时节,应天府的大街小巷都在议论着这科举新规。我走在去书院的路上,便听到街边的茶肆里有人高声谈论着。

一位年长的先生模样的人,摇着头说道:“这新定的科举程式啊,专取那四书五经命题,还弄出个八股文来,这可让学子们更得下苦功了,以往的那些个学问,怕是还得重新琢磨琢磨咯。”

旁边一个年轻书生却一脸跃跃欲试的神情,回道:“先生,这也是好事呀,有了规矩,咱就按这章程来,只要学得扎实,不愁没个出头之日呢。”

我听着他们的话,心中暗自思忖,想着自己平日里对四书五经虽也有所研读,可这八股文的写法,还得好好钻研一番才行啊。

到了书院,往日里一同读书的同窗们也都在热议此事。只见平日里最是活跃的同窗李逸风,凑到我跟前,笑嘻嘻地说:“文轩兄,你可听说了这科举新规呀,这八股文,我听着就头大,你向来学问好,可得教教我呀。”

我笑着回道:“逸风兄,我也只是略知一二罢了,这八股文讲究代古人语气,体用排偶,可不易写呢,咱们都得下功夫去琢磨琢磨其中的门道呀。”

说罢,我俩便一同去找夫子,想让夫子给我们讲讲这八股文的写法。夫子见我们有心求学,倒也乐意,把我们叫到跟前,说道:“你们可知,这八股文虽看似拘束,实则最能考察你们对经义的理解与运用。起承转合,各有其法,开头要破题,点明题意,承题则要承接破题之意,往下再展开论述,其间需用排比对仗之法,让文章显得工整严谨,可莫要小瞧了它呀。”

我和李逸风听了,皆是连连点头,心中对这八股文有了更深的认识,也暗自发誓,定要把这八股文写好,在科举之路上闯出一番名堂来。

自那以后,我每日里更是起早贪黑,埋头于书卷之中。清晨,天还未亮,我便点起油灯,诵读四书五经,力求将那每一个字句都理解透彻;白日里,听夫子讲学,认真做着笔记,遇到不懂的地方,便追着夫子问个不停;夜晚,又在那昏黄的灯光下,练习写八股文,常常写到深夜,困得眼皮直打架,却也不敢懈怠。

有一回,我写八股文写到入神,连母亲叫我吃饭都没听见。母亲走进屋来,看着我那熬得通红的双眼,心疼地说:“儿啊,你这读书也太拼命了,身子骨可别熬坏了呀,这科举虽重要,可也得顾着自己的身子呐。”

我抬起头,笑着对母亲说:“娘,您放心吧,我没事儿,如今这科举程式已定,正是我等努力的时候,我可不能错过这大好机会呀。”

母亲无奈地叹了口气,说道:“唉,你这孩子,就是太执拗了,那你也得记得歇一歇,别累坏了。”

随着日子一天天过去,乡试的日子也渐渐临近了。我心里是既紧张又期待,想着自己这一番苦读,终于要到检验的时候了。

乡试那日,我早早地来到了考场外,只见考场外早已是人山人海,众多书生都怀揣着梦想,等着入场考试。我瞧着那些或紧张或自信的面孔,心中的紧张感也越发强烈了,手心里都攥出了汗。

这时,李逸风也来了,他拍了拍我的肩膀,笑着说:“文轩兄,别紧张,咱就当是平日里在书院做文章罢了,以你的学问,定能考出个好成绩来的。”

我深吸一口气,点了点头,说道:“逸风兄,借你吉言了,咱们都加油吧。”

待进入考场,那气氛更是严肃得让人喘不过气来。监考官们一个个神情冷峻,来回巡视着,考生们则都埋头在那试卷上,只听得见一片沙沙的写字声。

我拿到试卷,仔细一看题目,竟是出自《论语》的一个章节,心中先是一喜,想着这题目自己平日里倒也有所涉猎,便静下心来,按照平日里所学的八股文写法,开始构思文章。先破题,再承题,一步步展开论述,那对仗工整的语句在笔下缓缓流出,我越写越顺,渐渐沉浸在了文章之中,仿佛周围的一切都与我无关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