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章 一团乱麻(1/1)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笔趣阁]
https://www.ibqg.vip 最快更新!无广告!

作者:沈东生

前一腔,从统战部门转到街道办事处一封从台湾寄出来的“寻亲信”。要寻一个住在番瓜弄,名叫汪小妹的女人。

晓得底细的人,一听到这个消息,马上就想到了汪家好婆,汪家好婆的名字刚好就叫汪小妹,原先就住在番瓜弄。“寻亲信”要寻的女人基本是汪家好婆无疑了。汪家好婆现在又好端端地生活在上海的弄堂里,没有离开过上海,要寻的说话,应该一寻就能寻到汪家好婆的。

如果真是这样,可谓是了却了汪家好婆一桩心愿的美事。汪家好婆终于可以寻到失散多年的救命恩人了,几十年的分离,几十年的相思,几十年的寻寻觅觅,老了老了,终于化成了重逢,化成了重聚,假使发展得好,还能成全一段美满的老年婚姻。这是让人多少百感交集的事体,是多少感人肺腑的感情,弄堂里的“长命太太”,已经90多岁了,竟然驼着背,撑着拐杖来寻汪家好婆,只为了讲一句闲话:“哎,妹妹啊,比“绍兴戏”里唱的戏文还要感动人啊。”讲着讲着,还落下眼泪水。

结果却有点意外,街道办事处寻过汪家好婆谈了一次闲话,接下来,就没有了下文。

因为,事体并不简单,也不美好。民政部门查过了,在番瓜弄里的原居民当中,有好几个叫汪小妹的人,有老太婆,有小姑娘,也有年轻女人。到此为止,事体还并不复杂,只要挨个一查,马上就会水落石出。

想不到,番瓜弄老早改造过了,叫关居民已经散居到了上海的各地。加上老早点,住在滚地龙里的都是逃荒到上海来的外地人,有苏北人,有安徽人,有山东人……都是社会底层的穷人,颠沛流离,都没有留下完整的户籍档案,一散到上海各地,如同撒入大海,到啥地方去寻?

派出所撒网一查,查出上海有几十个叫汪小妹的女人,筛去年龄不符的,原住址不符的,剩下还有七八个。

最后一条线索,也算是黄金线索了,信中讲到,寄信人曾经给汪小妹留下过一个金戒指作为信物,范围应该更加小了。不过怪了,事体依旧没有完结,竟然有好几个汪小妹都拿出了金戒指的信物,尽管样式不同,大小不一,但都是金戒指,是真是假,难辨真伪。还偏偏最有可能是主角的汪家好婆却拿不出金戒指,因为,汪家好婆的金戒指在生毛病的辰光落掉了,至此,事体就有点复杂起来了,变得扑朔迷离了。

讲到金戒指,消息一出,还把李家婶婶搞得紧张兮兮了叫关辰光,好一番惶惶不安,是出来承认自己弄丢了“金戒指”呢?还是继续瞒牢不讲?瞒牢不讲,有点缺德。假使承认,哪能讲得清爽金戒指已经落掉了,又哪能讲得清爽“金戒指”是假的,其实是“铜戒子”呢。弄得李家嫂嫂饭也吃不落,觉也困不着了,连汪家好婆的面也不敢见了。只要远远叫,一看见汪家好婆的人影子,就躲得远远的。

还好,事体暂时歇搁下来了,一圈兜下来,难下定论。看样子只有等写“寻亲信”的主人亲自到上海来跑一趟,相面印证,看到人以后才能水落石出。

不过问题又来了,那个辰光,台湾到上海的路程虽然不远,然而来一趟却没有那么便当。其中有种种困难,困难重重,宛如蜀道难,难于上青天……看样子要等一等了。

这一等,也可能是牛年马月了。

汪家好婆只好空欢喜一场……

更加想不到的是,汪家好婆鱼倒没有吃到,鱼腥气却粘了一身。

当时来讲,台湾是非常敏感的地方,一是因为台湾是国民党反动派盘踞的地方,二是台湾是比较有钞票的地方。一听是“台湾的来信”,在弄堂里传起来疯快。立场不同,看法不一,有人嫌鄙,有人羡慕。

“寻亲信”被传成了“台湾来信”,一讲是“台湾来信”就有点微妙。在弄堂引起的轰动效应不亚于在弄堂里爆炸了一颗原子弹,像原子弹爆炸一样的议论纷纷,各种各样的说法都有,真可谓脑洞大开,真可以摧枯拉朽……

讲起汪家好婆的事体,本身的真相并不复杂,只是一段私人感情,叫关年前头,如花似玉的年轻辰光的汪家好婆遭遇了日本鬼子的强奸,性命交关的辰光,一个陌生青年挺身而出,救了汪家好婆,还受了伤,几乎丧命,在汪家好婆屋里养伤,两个年轻人在养伤过程中有了爱情,小青年养好伤,要回宁波禀告父母,准备成亲,途中失踪了,可能被抓了壮丁,裹挟到了台湾,现在来寻亲了。与政治毫无关联。

想不到,到了弄堂里,一传闲话,事体面目全非了,变得说不清,道不明地复杂起来,弄堂里偏向汪家好婆的人就讲:“当年打日本鬼子的英雄要回来寻汪家好婆了。这记,汪家好婆面孔上有光彩了。”而对汪家好婆有的成见的人,就讲:“喔唷,逃到台湾去的国民党残兵败将要来寻汪家好婆了。看来汪家好婆的屁股不太清爽。”一桩事体,两种讲法,天差地别。虽然都是事实,而事实往往是有多面的,就像硬币有两个面。只有看清了硬币的两个面才是真实的硬币。而弄堂里的人不管这一套,不同的人,只想看自己欢喜的一面,只想讲自家想讲的一面,结果就争了起来,还斗了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