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4章 第84集《妙法莲华经》(1/1)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笔趣阁]
https://www.ibqg.vip 最快更新!无广告!
请大家打开讲义第一百八十六面,我们看卯一的“醉酒不觉喻”。
在五百弟子听完因缘说,开示悟入佛的知见以后,佛陀给他授记。授完记以后,他是既欢喜又悔过,就讲出一个譬喻来表达他的这种心态。
他说,“世尊,譬如有人”,就是说譬如有一个贫穷人,他有一天去参加一个亲友的聚会。这个参加亲友聚会是什么意思?就是声闻人在过去无量劫前,还是一个凡夫的时候,就参加了十六王子的《法华经》的法会。他参加这么一个法会,就是“到亲友家”。
参加法会的时候,他是什么情况呢?“醉酒而卧。”声闻人那个时候是凡夫,他不是在清醒的状态。凡夫叫做什么?为无明妄想所醉,为无明酒所醉。他虽然听《法华经》,但是他是依止无明妄想去听《法华经》,所以他那个时候是在不省人事的情况下听《法华经》。
这种情况是什么情况呢?就是“亲友官事当行,以无价宝珠系其衣里,与之而去”。他去参加这个亲友的聚会,得到什么好处呢?参加以后,亲友后来是有重要的事,就是十六菩萨沙弥为了弘法利生的事情,就离他而去了,到其他的国土去了。离开之前,就把这个无价宝珠系缝在他衣服里面,送给他以后就离开了。就是说,这个穷子在无明妄想当中得到了一个摩尼宝珠,他这个摩尼宝珠是不明显的。
蕅益大师说,为什么要说这个珠子是在衣服里面呢?就是说他那个时候听《法华经》是一种微弱的信解,没有一个很坚定的信解。微弱的信解,但是也是信解,这个宝珠还是在。只是在哪里呢?不是在口袋里面,而是在衣服里面,就是隐蔽的情况,但是宝珠已经存在了,成就一种大乘的圆顿的善根了。
那问题是,从今以后他懈怠。懈怠以后,跟十六个王子菩萨就失去联络了,就从今以后没再见面了。这个人后来发生什么事呢?“其人醉卧,都不觉知。”就是他因为酒醉躺在地上,他也不知道他的衣服里面有这个宝珠。这是第一种情况,他在酒醉的情况下得到宝珠,就是一个人在打无明妄想的时候听闻《法华经》,然后就跟三宝的因缘断绝关系了。
但是,它毕竟是一个无价宝珠,所以怎么样呢?“起已游行,到于他国。”这是关键了!一个贫穷人得到宝珠以后,他听完《法华经》以后,这个善根产生真如内熏。虽然大乘的善根退失,但是他的出世的善根是存在的,所以“起已游行”。这表示什么?他的出离心,厌恶生死、欣求涅盘的心自然生起了。他是在什么时候生起的呢?“到于他国。”当他离开了佛法,他一开始这个善根生起的时候是怎么样?到于外道当中。
到于外道的时候,“为衣食故,勤力求索,甚大艰难”。到了外道,为了衣跟食……衣是什么?正道法。食就是助道法。正助二道。他努力地去工作,希望能够换取衣食,但是这个过程“甚大艰难”。
为什么甚大艰难呢?蕅益大师说,因为未入正法,空无所证。这是一个人最痛苦的时候。所以,你轮回生死,就一样一天过一天,你也不知道怕。你不知道怕,你就不知道苦。最痛苦的是什么?他出离心生起了,但是他不知道怎么办。就是他知道轮回是痛苦的,他也想解决,但是他没有遇到佛法的住世。
这个时候他就怎么办?他只有两条路。一个人在没有佛法住世的地方有出离心,只有两条路,一个修苦行,一个修禅定,两种而已。但这两种结果都是空无所得,努力了半天,生天也好,修福也好,结果都是空无所得,所以“甚大艰难”。直到有一天,他遇到佛陀出世,佛陀跟他讲小乘法,证得二乘的道果,所以便自以为足。这整个成长过程是这样来的。
那么,这成长过程,蕅益大师把它分成三段解释:
第一个,叫做酒醉而卧。就是这个人在听《法华经》的时候,是酒醉的状态。蕅益大师把这个地方分成重醉跟轻醉。这个人醉得非常严重,就是这个妄想烦恼非常重,他在一种粗重烦恼当中去学《法华经》,那当然这个大乘善根的力量就非常薄弱了。有一种人是他已经修到一个程度了,就是说,你听《法华经》的时候,你已经在佛法当中有一定的基本功了,对妄想有一定的调伏力了,那这个时候你听《法华经》,你受益更大,因为你是在轻醉的情况下听《法华经》。这蕅益大师说“薄有闻慧”,你会得到一定的信解,这种善根不容易退转。
就是说,大家都是生死凡夫,大家都同一座听《法华经》,但是栽培的善根会不一样,因为有重醉跟轻醉。就是大家都醉,但是有重醉、轻醉的差别。如果你是初学,第一次听《法华经》,你的效果会比较差;如果你是把佛教界走过一遍的,修行到一个程度再听《法华经》,那你的善根栽培的力道会比较强。所以这个地方就是说,同样的是酒醉而得到无价宝珠,你的醉有轻重差别。这第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