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6章 第106集《妙法莲华经》(1/1)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笔趣阁]
https://www.ibqg.vip 最快更新!无广告!
第三主题:有关理观跟事修的交互作用
我们接着做《法华经》的课程研讨。第三大题,有关理观跟事修的交互作用。
前面我们单独谈理观的刹那无生,谈事修的调伏对治,现在是把理观跟事修结合起来,叫做真正的权实不二。
【学员提问】一、请师父慈示,理观和事修既然都是观照一念心性即空即假即中,那么怎么才叫理观,怎么才叫事修?
【师父答疑】这个题目本身就有问题。理观跟事修不是都观照现前一念心性,不是。理观强调观照。因为理观,你的所观境是什么?是真如本性,这是你本具的,所以理观不要修。理观是观照一念心性。事修是什么?是改造身口意三业。理观是观照,事修是改造。事修怎么观照一念心性呢?一念心性就是理观——即空即假即中,就是中道实相,既清净又具足,这个是理观的所观境。事修,你看看“四安乐行”,身业什么事不能做、什么事该做,口业什么事不该做、什么事该做,意业什么念头可以动、什么念头不能动,这就是所谓的事修,把你过去不好的习气修正过来。
也就是说,理观它本身是改变你生命的本体,就是你的本质上的改变。如果你今天的本质是活在无明妄想,你的本质是无明妄想,就是自我意识,你怎么事修都没什么用。就像你这个大地,就是一个只会长出杂草的大地,你再怎么种树都没有用了,有限,就是人天有漏福报而已了,你种不出药草,种不出果实出来。所以,理观改变的是什么?是根本上改变你的知见、思考模式,就是安住的问题,你到底是安住在什么样的知见来修一切的六度万行。所以,理观谈的是安住。事修谈的是调伏跟引导,它是修正身口意,它是怎么去调伏、断恶,怎么去修善,所以这事修就是断恶、修善——调伏跟引导。
我们举一个例子,比方说灰尘跟镜子。我们以前没有学《法华经》,我们喜欢完全修事修。就是看到一件事情,然后呢?然后就陷入这个灰尘里面——这个人对我讲什么话,然后你就 focus(聚焦),就完全注意这句话。好了,你注意这句话的结果就是,啊,没关系,反正我欠他的!然后就又慢慢脱离,所以你永远活在单一的对治。就是说,我陷入某一个人事的障碍,然后再把它化解掉,就是先有障碍、再化解,一般都是这样。但理观不是。理观是你先不要管灰尘,先站在镜子的角度来看灰尘。我们以前是完全注意在灰尘。这样懂吗?
那当然,“时时勤拂拭,莫使惹尘埃”也很重要,但它不是最重要的。最重要的是, 五祖大师要把这个祖师位让出来,为什么六祖大师的“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接祖师位,神秀大师的“时时勤拂拭”不接祖师位?因为“本来无一物”才能够真正地根本改变你的生命。如果你生命的根本思考模式还是活在攀缘,遇到什么事情你先去执着、再来处理,先去执着它,然后再去化解,你要修到什么时候?你事情没完没了。你先去惹一个麻烦再去对治,你惹一个再对治,那你这样子就永远原地踏步。
但是,你今天从理观的角度,先观察这一切法是如梦如幻的,然后再来对治,就不同了。先安住,先把脚步站稳了,再来对治。所以理观谈的是安住,它不谈对治的。当然有些烦恼,比较轻薄的,人事因缘比较轻薄,你一安住它自然就脱落了。我们前面说过,有些花它沾不上你的,你只要认为“何期自性、本自清净”,有些因缘它自然就脱落了。但有些比较亲密的因缘,可能你跟他业力比较深的,那就必须要靠事修的拜忏、念佛、持咒,慢慢来调伏。所以理观可以解决你大概百分之七八十的问题,你只要安住一念心性,很多没有必要的人事自然会远你而去。
我们现在很多人都说,因为我业障很重,所以我招感那么多因缘。其实你业障的重占百分之三十,百分之七十是因为妄想打得太重。不是业障重,是你自己找来的。我们人生的灰尘有些是不可避免的,但是我认为绝大部分都是你自找的,这跟业力没关系。你把所有的过错都推给业力,对业力是不公平的。其实是你的攀缘心惹来的,很多都是你自己用攀缘心惹来的。所以,当我们安住在一念心性的时候,我不敢说所有的尘埃都会掉下去,至少掉百分之七十。你不要没事找事啊。
那剩下的呢?剩下就靠事修了,就靠“时时勤拂拭”了,拜忏,做功德回向给他。方法很多,或者你放生、持戒,就是看看你哪一个问题比较严重。所以事修可以怎么样?有轻重缓急。比较严重的先对治,对你往生特别有障碍的先对治,拜忏、持戒、修福等等。但理观它没有所谓的对治,理观就是一个整体的安住。
所以大家要把这个理观跟事修分清楚。理观是安住,事修就是调伏跟引导,就是断恶、修善。所以我们现在是怎么样?当你的内心是一片镜子充满灰尘的时候,你要先站在镜子的角度——你本来没有灰尘,然后再去面对灰尘。这个时候你面对的灰尘就有限了,很多灰尘自动会脱离的,然后你再慢慢对治你的问题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