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9章 第109集《妙法莲华经》(1/1)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笔趣阁]
https://www.ibqg.vip 最快更新!无广告!

请大家打开讲义第二百五十二面,我们看壬二的“总明一切烦恼障转”。

这一科是迹门的最后一小科。迹门主要的是讲到佛陀圆满的智慧。《法华经》讲到佛陀的智慧,是分成两大部分来说明的:第一个是权法的智慧,第二个是实法的智慧。

什么叫权法的智慧呢?简单地说就是诸法因缘生。“诸法因缘生”是从我们凡夫一念不觉堕入轮回以后开始解释起,所以,从诸法因缘生的角度,我们是一个业障生死凡夫。因为我们过去遇到了恶因缘,所以从真如本性,一念不觉,不守自性,堕入轮回。但没关系,我家广大,种种皆有,佛法有的是功德。所以,佛陀从“诸法因缘生”当中开出了五乘的法门,让大家各取所需。你喜欢追求人天的快乐,你就修五戒、十善;你喜欢追求二乘的涅盘,你就修四谛、十二因缘,乃至于菩萨修六度功德。

诸法因缘生的好处,就是给我们这种充满妄想跟业障的凡夫一个强大的希望,因为因缘生表示生命可以改变。昨天的我,透过修学,我的生命有变化了,我的过失已经减少了,诸法因缘灭,而我的功德生起了。所以今天的我跟昨天的我不一样了,我已经脱离了昨天的身心世界——五蕴身心了。这个就是诸法因缘生的本质。你只要努力,你就会改变。

但它的不足在哪里呢?诸法因缘生的概念,它不能让你成佛。为什么?因为因地不真。我们看看佛陀的功德。佛陀的功德是永恒的,你没有看到一个人成佛以后又堕入到凡夫的,没有可能。你一旦成佛以后,你是永远的成佛,你的功德是尽未来际的。那表示什么?佛陀的功德是不生灭的。好了,从诸法因缘生的角度,我们怎么可能从一种生灭的因地去创造一个不生灭的功德?这因果不随顺。你今天用米煮的不是饭,煮出来变成沙,这因果不符。

所以我们因地的心是关键,你修了三乘、五乘法门,那只是一个助缘。你今天有本事,要把沙煮成饭,不管你买再好的电锅都没有用。你说,我现在每一天拜三千拜,你也不可能成佛,因为你“因地不真,果招迂曲”。这不是法门的问题,这是心态的问题。所以,面对我们生死凡夫粗重的烦恼,佛陀一开始把成佛之道给隐藏起来——咱们先不讲成佛之道,对我们太遥远,我们先讲讲安乐道、解脱道。可以!就诸法因缘生,够你用了。

到了法华会上,佛陀认为是该讲真话的时候了。其实,成佛之道跟安乐道、跟往生之道并不冲突,你可以同时操作的,而且这种真实的法对我们的权法是有帮助的,这是大白牛车嘛。所以,佛陀到了法华会上就不再强调诸法因缘生了,就讲什么?真如观了。就是我们今天已经不是探讨我们轮回以后的事情,现在要探讨的就是,诸位,你从什么地方来!你还记得吗?你还没有轮回之前,你是一个什么样的本质、什么样的相貌?

这很重要!你在轮回之前是什么相貌你都不知道,你就不可能成佛了。这跟修行没有关系,因为你没有找到一个真实的因地。你们一个流浪汉,当然你整天去打工,换取衣食,从因缘当中追求衣食的饱满,这个可以理解。但是你总要知道,你在做乞丐之前,你是怎么回事,你总要知道你原来是怎么回事。你不可能原来就是乞丐,总有人把你生出来。所以,到了真如观的时候佛陀就是怎么样?已经不是向外的追求三宝的加持了,而是回光返照,去探讨你从什么地方来,探本求源,找到我们生命的本质。哦,原来我们是怎么样?“何期自性,本自清净;何期自性,本自具足。”

记住!本质跟修行是没有关系的。你说,我整天打妄想。你整天打妄想,你还是“何期自性,本自清净”,你还是“何期自性,本自具足”,因为真如是超越因缘观的。你说,我很用功。你很用功你也是清净,也是具足。所以,真如观会帮我们找到我们生命的根源,或者说是我们的本来面目。

而这个是最关键了,这个叫做理观的智慧。就是从内观照,把我们生灭的妄想跟业力拨开来,看到我们的一念心性是又清净,是又具足。这个就是你成佛的正因,这个就是你原来的面目。然后怎么样呢?信解、观照、安住在这里。那因缘观呢?因缘观是一种助行。所以,理观是一个正修,三乘法门是一个助行。

所以,整个《法华经》的修学,就是从理观带动事修,事修当然是佛跟法的加持,事修又加持理观,形成一种妙法。这就是最微妙的法门,世间上没有比这个法门更加殊胜的了。这种莲花式的修学,内观真如,外修三乘。这《法华经》,就这种法门,是最殊胜的。这是诸佛秘要之藏,佛陀不随便宣说的。就是形成一种双向的修学——内观,外修。

那么,我们透过内观跟外修以后,会有什么结果呢?就看这一科了,就是三障的转变。第一个,报障先转。你的受用,你所受用的东西,让你感到心无忧恼,感到安稳。第二个,业障改变,你来生身体健康,富贵庄严。然后再来生,烦恼开始改变了。烦恼改变当然是关键,因为转凡成圣,这就是要转烦恼的,转烦恼成般若。这个地方有四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