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8章 琢磨(2/2)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笔趣阁]
https://www.ibqg.vip 最快更新!无广告!
王丛山仔仔细细听完,伸出两个手指,
“我想要两样东西”
县令心中一紧,难不成这么快直奔要害,要账本?
王丛山见县令不吱声,也没在意道:“一样是本县的域图,一样是近一年的来县衙报官,审案、结案的卷宗。”
县令才将到了嗓子眼儿的心又放了回去。趁王丛山不注意,以袖口擦掉额前汗滴。
接下的几日,王丛山均是在县衙,翻阅卷宗,研究域图。
按齐国的官制,县城里,与刑案有关的主要是主簿、典史。主簿记录在案,典史按律拿人。
一天,王丛山找来典史。
问:“这县里一年报官的就这二十多件?”
典史也是武行出身,直接回话:“将军这是嫌少了?”
王丛山是想着,一年就这点,那自己岂不是要青山县待上几年。可这话不能说出口。同时,自己初来乍到,就对县里政务指指点点,也不妥。
嘿嘿一笑,王丛山道:“那里,我是没想到青山县,山多林密,人也不少,百姓能如此安乐,少事端。如此说来,几位真是德才兼备的父母官啊,百姓之福啊!”
典史听着夸赞,也是笑容满面,道:“将军谬赞!咱县城小,熟人多,一些小事何需报官这般麻烦,几句话能解决的事。您说是这个理不?"
这话,也是合情合理。王丛山并未多言。
可典史不知道,王丛山看着像个粗人,但能做到统万人的将军,在徐瑛手底下干这么多年,真的是只会打仗的糙汉子?
回住所的路上,王丛山一直在想着卷宗上的案子。他记性极好。
若真如典史所言,那记录在册的案子,就应是有些麻烦,县令说话也不好使的事。可他记得,卷宗里就有几件是些欠债还钱、打架斗殴的事,判罚也是简单明了。
既然这些事典史说了不用记录,那为何又记上了?
起先,他觉得自己是外人,本地人有所防备当属寻常。可一连几天,自己一到县衙,就有人跟着,询问情况,回答也是滴水不漏,挑不出毛病。
看着真是上下一心,县令是好官,下属是能人,上下同心同德,百姓安居乐业。
可越是这般,王丛山心里越觉得不对。
别人不提,他自己在徐瑛身边,他与陆铮,徐仁徐义,就互有非议,可这些毫不影响凉州军战力。
看着凉人野蛮、好斗。徐瑛身边的,没一个好脾气的,这样的一群人。能和平共处已是大善。相反,每遇事,几人总能各抒己见,徐瑛只需择其善者,从之。
就这么简单!
多年带兵的经历,军中从不缺刺头兵,而王丛山反而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