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五十五章 作壁上观(1/2)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笔趣阁]
https://www.ibqg.vip 最快更新!无广告!

南宋朝局,与其他王朝相比,复杂的叫人头疼。

可随着时间的洪流裹挟,白野对于这段历史又有了别样的理解。

就像是少时,站在树下仰望高高挂在枝头的红枣,明知高不可攀,也没有多么想吃,但是偏偏就要采摘到手。

赵构有能力么?毋庸置疑。

总纂《宋史》的一代宗师欧阳玄对于赵构的评述是,恭俭仁厚,以之继体守文则有余,以之拨乱反正则非其才。

南宋从立国之日起,便只有半壁江山。

毫无疑问,首要求存。

从建炎初年到绍兴六年,近十年时间,朝廷都在为图存而焦虑。

山河破碎,自然也涌现了大批能人志士,名垂千古有之,遗臭万年亦有之。

李纲,宗泽,张浚,赵鼎,李光,吴玠,韩世忠,岳飞等等等等。

经历将近十年的浴血苦战,对外,将如日中天的金国挡在了秦岭,淮水以北。

对内,剿平了多入牛毛的兵变与民变。

随着岳飞平定洞庭,南宋王朝才得以初安。

这时候摆在朝廷面前的就是两条路。

一,北上收复失地。

二,与虏人握手言和。

收复失地意味着就要继续强军,厉兵秣马。

而与金人言和,则意味着吞咽国耻。

从战略层面以及国情来说,忍辱求全无可厚非。

历史上不乏忍辱负重的例子,最着名的便是一千五百年前的卧薪尝胆,以及五百年前的渭水之盟。

然而,赵构不是勾践,更不是天可汗,越王忍辱,是潜伏爪牙忍受,二凤是为了重整河山,以待时机。

至于赵构?

从现存的史料中不难发现,赵构并非枉顾民生的昏君,也非无所作为的庸君,但赵构却是个罪人。

罪不在议和,也不在杀岳飞。

若是他的隐忍最终换来光复中原,甚至收回燕云,别说杀了一个岳飞,便是杀十个,他赵构也能位列历代帝王前五。

后世甚至还会有人为他拍手叫好,杀伐果断。

绍,继也,绍兴,多好的年号。

议和并不为错,错的是遗忘国耻。

图存不应该是最终目的,图存是为了图强。

国家康健才能强盛,也唯有强盛才有天下太平。

大帐之中只有桌案上的两盏油灯。

白野,李孟博二人已经围着走了好一会儿,灯火随着轻轻摇曳。

既静谧,又诡异。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