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5章 汉城之战(二)(1/2)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笔趣阁]
https://www.ibqg.vip 最快更新!无广告!
随着李倧逃往平壤,清廷也收到了明军攻入朝鲜的消息。
多尔衮、代善、济尔哈朗三大摄政王都非常恼怒,传回消息的竟然不是阿敏。
很显然,阿敏是不甘心失败,想独自打败明军。
而三大摄政王认为,大明朝廷如今自顾不暇,肯定没有余力去攻打朝鲜。而如今攻打朝鲜的唯一可能,就是最近崛起的天雄军。
清廷虽然答应了换俘,但迟迟没有收到换俘的具体时间,三大摄政王打算,年后再进攻一次大明。直接灭了大明,然后逼迫天雄军换俘。
但要灭了大明,山海关是关键,只要吴三桂还据守在山海关,对大清始终如芒在背。
好在北京的细作回报,吴三桂的老爹吴襄,由于私通东明,被伪明皇帝抓进诏狱,最后死在诏狱之中。
这对大清来说,是个招降吴三桂的绝佳时机。
为了拉拢吴三桂,多尔衮派出了范文程、宁完我等汉人重臣去山海关谈判。
可就在这个节骨眼上,这东明的钟二,放着京城的花花世界不要,转道攻打朝鲜。
当年一个小小的东江镇,就让大清数十万大军,龟缩在辽东这个苦寒之地,不敢越长城一步。
这要是让钟二占领了朝鲜,大清别说入主中原,就连世代定居的老家,都有可能被抄没的危险。
三大摄政王一致决定,不惜一切代价,也要拿回朝鲜。
这可让原本正在窝冬的大清将士,无不怨声载道。
窝冬对于游牧民族,几乎最大的考验。因为在极寒天气下,牲畜的存活率,决定着一个部落的命运。
大清虽然不是纯正的游牧民族,但也是马背上打下来的江山。
牲畜对大清,也是至关重要。
很多人都觉得,冬季不是攻打游牧民族好时机,其实不然,历史上华夏民族对草原游牧民族取得的重大胜利,都发生在冬季。
霍去病的封狼居胥,蓝玉与北远决战斡难河,都发生在冬季。
其原因当然就是游牧民族冬季要窝冬,他们可选择的草场有限,几乎一找一个准。
当然,选择冬季进攻草原,所需要付出的毅力也是极大,在那种极端天气下,牲畜都很难抗住,何况是人。
可正当大清厉兵秣马,准备第三次出征朝鲜时,大明的谈判特使高起潜来消息说,换俘定在明年的正月十五,地点就在丹东。
这可让三个摄政王感到非常愤怒。此时离正月十五不过一月,难道钟二认为,一个月的时间,就能占领朝鲜?
当年皇太极两次出征朝鲜,每次都花了差不多将近一年时间,才征服朝鲜。
而且丹东离沈阳不过四百余里,钟二哪来的勇气,敢在大清的眼皮子底下,换走三十万汉民。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