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章 过关进厅(1/1)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笔趣阁]
https://www.ibqg.vip 最快更新!无广告!
夕阳西下,时近黄昏,山中天黑的早,此时天光渐暗,西岭开始燃起火把,不断有地方被照亮,土匪们聚集在聚义厅前,观看刘景荣如何从油锅里取出银子。当时氛围是凝重中透着一些嘲笑的声音,不时还有人打赌,竟然有人开始下注了。
刘景荣在一片笑骂声中站到锅台上,油烟熏得他汗流如注,他不得不擦把汗,看清之后,用手杖对着锅里沸腾的油一插一挑,一眨眼的功夫,他手杖的另一端就多了块马蹄银,他向前一顶,银子落在地面上。
在这里稍微解释一下,提及银子,大部分人受古装剧的影响,认为它是流通在市面的常用货币。而实际上,常用流通的是铜钱,一枚称一文,一文是中等的单位,比它再小的就称分和铢,后来分和铢基本不用在铜钱上,而用文,铢对泰国影响很大,时至今日,泰国的钱都以铢为单位,泰铢就是泰国货币。值得一提的是,自王莽当政开始,开始用一大枚铜钱当十文,百文,甚至千文来用,一直持续到民国,以当时的北平为例,一枚二十文的铜钱被称为“大子儿”,一枚十文的铜钱被称为“小子儿”;时至今日,还有种穷叫:他身上一个大子儿都没有了。后来,随着新币制改革,分文两才取消,改为圆角分。包括纸币的流通也是以圆为单位;影响至今。
可是,在当时,银子是用来大宗交易和银号贮藏的,在清晚期,随着割地赔款,白银外流,早已形成“铜贱银贵”的现状,所以银子的购买力一路飙升,用现在的人民币购买力做参照,1842年《南京条约》之前,1两银=2200元,在民国时,1两银=4000元。
提起外形,大多数人以为古装剧中的船型银是真实的,实际上船型银只是小部分,大部分的是马蹄银,就是中间平且不凸起,周边高的那种外形,好像被马蹄踩出来的一样,由此得名。自元代以来,马蹄银成为元宝,每锭重50两,但当时16两为一斤,这也是为什么算盘是上方两枚珠子,下方五枚珠子,总共15的原因,那是因为当时的16进制,15向上就要进到下一进位了。由此50两就是3.125斤。
当刘景荣挑出银子后,大家不由得惊呆了,刘景荣抓起随身带的手帕,把还带着余温的银锭拿到手里,底部“晋泰银号”四个繁体字映入眼帘。不一会儿,字体变黑,整锭银子也开始逐渐由灰白变黑色。他不由得吓了一跳,但还是稳了稳心神,把银子递给一旁出题的土匪。
接下来,就是来到一面“义(义)”字供位,底下香炉烛台和贡品一应俱全,烛台的蜡烛已经点燃,香炉里只有炉灰而没有香。刘景荣一看就明白,这是要拜三炷半香,他带了三炷香,就去另找一炷香,掰成两半,对着蜡烛点燃三炷半香,拜了三拜。
“一面义字半山开,两行豪杰立成排。三山五岳共侠义,四海五湖为义来。”一个身材中等,一身长袍,羽扇纶巾的人站出来吟诵:“敢问远来英雄客,哪路神仙护山台?”
“一炉青烟举在空,三老四少坐堂中。”刘景荣先躬身作揖,念了青帮的切口,继续说:“子不言父名,徒不言师姓,在下在家姓刘,出门随佛祖,入门叩神农;一介土郎中,半吊乡野人。”刘景荣一抬头,不由得一惊,此人正是今天上午见过的算命先生,难不成他就是……赛比干?
“自古绿林尚义香,四炷香上问短长,何处仁忠哪炷侠,江湖何来无义章?”赛比干又问。
“一炷参叩羊左义,刎颈全交仁义香。二炷敬请桃园义,齐开霸业忠义香。三炷恭迎天地侠,梁山结拜侠义香。”刘景荣继续说:“昔日瓦岗群侠拜,各奔天涯散八方。有仁感怀天下安,无义反目手足伤,宁为桃园三结义,不学瓦岗一炉香。警醒后人全忠义,唤作有仁无义香。”
“在下西岭王介甫,江湖人称赛比干。”算命先生继续说:“敢问兄弟高姓大名。”
“在下刘景荣。”刘景荣从容回答。
“大当家的有请!”赛比干说:“请!”
“慢!”刘景荣说:“上完忠义香,不忘太平炮。在下受馈一挂鞭,借义齐名太平炮。”说完,他取出半支香,燃着鞭炮,扔向东方,随着噼里啪啦的短促声响,他又在香炉中插下半支香。
“请!”刘景荣跟着走,他心里暗自庆幸师父教了自己一部分江湖切口,自己早已倒背如流,要不然,真的不知道该怎么办。一旁的二狗却傻眼了,他听着这些,宛如坠入云雾。
刘景荣拉着二狗一起走向聚义厅,所谓聚义厅,也叫忠义堂。《水浒传》中晁盖死后,宋江将聚义厅改名为忠义堂,江湖草莽们最讲义气,聚义本有聚集天下义士之意,更有对加入者相互讲义气的暗示,晁盖起聚义厅,本意是聚集迫不得已,落草为寇的侠义之士;宋江接受之后,因为一心向往朝廷的招安,就改为忠义堂,寓意忠勇为国,义气担当,国家为先,小家在后。因为宋江的水泊梁山本就影响深远,加上《水浒传》的广为流传,所以民间草莽们均以“聚义厅”或“忠义堂”命名,其区别是“聚义厅”广交好汉,劫富济贫;而“忠义堂”则是聚忠纳义,报效朝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