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7章 震惊的农科院专家(2/2)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笔趣阁]
https://www.ibqg.vip 最快更新!无广告!

从花生到大豆,从高粱到谷子,但凡是李阳栽种的,无一不长势喜人,大有丰收之象。

这一个个绿色的奇迹,无不令众人惊叹不已。

一时间,农场上人头攒动,热闹非凡,专家们东奔西走,或査看禾苗,或采集标本,或在地里掰苞米。

李阳和孙德林在一旁招呼着,忙得不亦乐乎。

等到日头偏西,众人才心满意足地坐到了一起,开起了座谈会。

王院长首先发言,直言自己被眼前的新品种镇住了。

他一手拿着玉米,一手捧着稻穗,感慨万千地说:"我干了一辈子农科研究,还没见过这般高产又好种的作物!

这要是推广开来,不出三年,保准咱们国家粮食产量翻一番!

对了李工,我听说你培育的杂交水稻,籽粒收集得就有些困难,需要人工去一穗穗拔?" 李阳点点头,如实相告:"不错,杂交水稻因为没有自交不亲和基因,授粉时需要人工去摘掉花药袋,十分费工费时。

可若不摘,籽粒又结不饱满,产量要大打折扣"

"那是自然,异花授粉嘛。"王院长若有所思,"要是能自己杂交,无须人工去摘,该有多好?"

李阳闻言一怔,继而笑道:"院长英明!我怎么就没想到呢?如此说来,我得赶紧培育一个能自交不亲和的品种了!"

众人听了,纷纷称妙,这才是大智慧呢!

接下来,几位专家又就如何推广新品种,改进栽培技术等问题各抒己见,你一言我一语,很是热闹,李阳边听边记,频频点头。

作为一个搞机械出身的,这些农学的门道他虽也懂一些,却远不如专业人士来得全面透彻。

座谈一直持续到夜幕降临,这才散了场。

临行前,王院长郑重地拉住李阳的手,感慨地说:"李工,你为国家农业科研事业,立下了汗马功劳啊!

改天得到农科院讲学,让更多人学到你的好经验!"

其他人也纷纷附和,表示李阳乃是国家栋梁,前途不可限量云云。

李阳连连谢过,笑着推辞。

送走了专家们,他长舒了口气,心中却是五味杂陈。

作为一个穿越者,李阳对未来的农业发展,自然是了如指掌。

可他何尝不明白,现在这些所谓的"高产品种",跟他原本的时空比起来,还差得太远太远。

那个飞速发展的时代,耕地面积锐减,化肥农药过度,环境遭到严重破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