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4章 少年王守仁(2/2)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笔趣阁]
https://www.ibqg.vip 最快更新!无广告!

所以后世是名家真迹,还是后人临摹之作,在顶级的专家眼中,有时候真是一眼就能认出。

就凭两个字——

感觉!

有了感觉,再去从诸如笔触、纸张、印章、颜色等角度来展开分析,不过是为了给旁观者一个“科学”的说服依据罢了。

但有时候真正的鉴定过程,就是不科学的,凭“美感”二字即可下判断。

几个教授好长时间内都在纠结这个问题,到底《兰亭集序》的真迹,是长何等模样?哪怕只能窥见七八分的风采,也是人生一大雅事啊!

可顾知书自己也写不出他见过的《兰亭集序》真迹,最多只能在张子青等人写出来的文章基础上,去进行点评。

最初得到的评价是只有二三分像,后来慢慢涨分涨到了有五六分像,再往后就涨不动了。

虽然张子青等人在书法领域,没有投入太大的心思精力,只当是日常工作之余的调剂品,但也毕竟写了几十年的毛笔字。

自己费尽心思写出来的文字,被年轻人点评只有真迹的一半水平,内心多少也是有点不服气的。

于是几位聚一起商量,在征得顾知书的同意后,就把文章拿到了书法交流会上。

看看那些专门沉浸行书门道的书法大家,能不能把这篇文章,写出足够的韵味!

于是众多网友们通过这个契机,第一次认识了“王羲之”这个名字。

并且在交流会上,一众大佬专家眉头紧锁,小心翼翼的模样,让无数网友们看了直呼惊奇,了解事情经过后,对《兰亭集序》这篇“天下第一行书”的名头,也记在了心里。

没想到居然在本期的《故事人生》之中,再次梦幻联动。

的确,顾知书这么一说,大家就能理解了。

祖上出过王羲之这种顶级书法家的家族,的确不是普通的暴发户能比拟的,所谓的家学渊源,就体现在此。

别说是古代那种社会环境,你提及祖上有这么一号人物,大家都对你肃然起敬。

就算是现代社会,你要说出自己家族出个一位一等功的英雄,大家也会对你刮目相看。

觉得这人家风不错,能处!

这就是真正的祖上蒙荫,福泽子孙了。

“好了,知书,你铺垫了那么多,总该告诉我们,这位天选之子的名字了吧?”

“他叫王守仁,字伯安,别号阳明。”

“那你快给我们说说这位阳明先生的事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