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9章 希望小学(2/2)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笔趣阁]
https://www.ibqg.vip 最快更新!无广告!
村民们可比秦之雅会算账。
“希望小学?这名字好,捐的钱不单单是为了鼓励他们读书,更是让他们的未来更有希望。”
秦之雅一语敲定,决定就用于悠说的名字。
于悠欣然同意。
“建小学可不是脑袋一拍就能办成的,除了校舍,还有人员问题。”
“这事儿还得咨询一下爸,包括你说让别的企业也加入慈善基金会。”
“我觉得可以弄一个名誉堂,所有捐献过的企业都是名誉堂理事,选最有威望的做理事长,主持理事会。”
如此一来,慈善基金会还多出一道社交属性。
要知道未来许多大佬互相结识不单单靠饭局,还得靠各式各样的活动刷脸熟。
譬如说有某个人想要搭上孙泽华这条线。
那他就可以在慈善基金会疯狂砸钱,那么作为理事会成员的孙泽华自然对他有印象。
更何况慈善会还是做善事,说出去不落俗。
秦之雅马不停蹄地就去找秦伟。
听见小女儿的各项规划,秦伟连连点头。
“你们的想法很对,企业作为社会中的一环,也要承担相应的社会责任。”
“但此事我不好出面,待会儿说你逼捐反而不美。”
“最近国内形势大好,经济特区建立后有很多华侨商人回国发展,我替你引荐一些。”
“既然他们有心回国内,就证明他们对祖国还是有深厚情感的,和你应当是一路人。”
秦伟让手下的人借着机会组了饭局,至于后续能不能成,还得靠秦之雅自己。
秦之雅当然是十分乐意。
除开老爹帮忙外,孙泽华、于为民也让秦之雅参与了不少商业宴请。
龙头企业的圈子很小,互相之间都有交情。
有陶曼在身边帮着做规划,秦之雅首战告捷,结识的归国华侨都纷纷加入了慈善理事会。
其中还有不少港商,经济特区确立后很多人开始往内陆发展。
为了消除两岸隔阂,他们决定先为大陆干些实事。
第一所希望小学的善款便全都来自于这批港商。
陶曼每天跟着秦之雅忙的脚不沾地,好在陶年纶懂事,也能自己回家,简单照顾姥姥。
但她依旧是不放心,只好去找于悠,委托她帮忙照看孩子。
在公司里,于悠算是陶曼的顶头大老板,没有她就没有基金会。
但私下里,于悠也是儿子同班同学的妈妈,陶曼只和她相熟,只能厚着脸皮开口。
谁知于悠一口答应。
“年纶交给我,你放一万个心。”
“于总,谢谢,真的很感谢!”
陶曼连连道谢,于悠摆手道:“陶年纶那么聪明一个孩子,又乖巧懂事,谁看谁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