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4章 试卷内容(1/1)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笔趣阁]
https://www.ibqg.vip 最快更新!无广告!
等到考生全部接收到试卷后,主考官又向大家讲述一遍需要遵守的规矩。
本场考试时间总计两天一夜,到了交卷时间,会有贡院的官员鸣锣三声,锣声响后所有考生必须停笔,违反者成绩取消。嗯,是姜澈熟悉的味道!
同时,不允许考生中途离场,无论考生文思涌动下笔如有神、飞快答题完毕,还是绞尽脑汁难从下笔,都需要坐在号舍里等待考试结束,到时统一由专人收取答卷。这种做法是用来维持考场秩序,防止有考生走动干扰其他人。
姜澈端坐在号舍之中,先大致扫一眼第一张试卷上的墨义题目,二十道。每一道墨义题相当于后世的一道简答题,总量不算多。
然后是第二部分诗词,本次试题限定的主题为“沙场建功”。姜澈看到这个主题后,悬着的心顿时放下了一半,这个题目很常见,符合最近一些年四方动荡的形势,并且自己记忆中以征战沙场为主题的边塞诗词名篇极多。
他接着翻开策论的试卷,看到策论的要求为围绕于保境安民这一问题来加以论述,提出对策。保境安民?看来这一次疏勒南侵影响确实很大,出题人干脆就围绕这一问题来考察今年的学子。
谈到策论,姜澈脑海中闪过封建论、六国论等经典名篇,但是又感觉和要求的主题有些相悖,而且原来熟知的一些典故在这个时空并不存在,不能够简单机械套用。写策论的难度无疑是整场考试最难的。
策论的事情姜澈暂时没有头绪,“算了,先写完前面的墨义和诗词,一步一步来。”姜澈排除掉心中无关的想法,安排好了作答顺序。
他决定先答墨义题,诗词这一块胸有成竹,最后再集中精力解决策论的问题。
试卷上二十道墨义题,皆以经中儒家正文大义为问。
姜澈看着这二十道墨义题,他的运气很好,发现其中大部分取自熟悉的四书五经,只要熟记原文和注疏,答题的难度不高。要是从没见过的典籍里摘取,可就直接抓瞎了。
其实也不能说是“四书五经”,因为大黎还没有“四书”这一提法,《中庸》《大学》这时候还是《礼记》的一部分,未从中抽离出来单独刊印成册。或许用“七经”这个提法更贴切一些。
第一道题目是选自《礼记》文王世子篇:“凡三王教世子……”。题目要求考生依据这一段话谈一谈自己理解。
姜澈知道这段内容的重点,是强调要老师通过以身作则,引导学生谨言慎行,所以很顺利就写出了答案。
第二道题目是从《孟子·滕文公篇》摘取:“是焉得为大丈夫乎?子未学礼乎?……”
……
就这样,只用了不到两个时辰,姜澈不紧不慢答出来了十七道墨义。
之所以没有答完倒也不是他藏拙,而是剩下三道涉及到这方世界大儒所做的注释,姜澈没读过,确实是没有任何印象。姜澈没有乱答,直接就空在了那里。姜澈在经义这一块的积累确实薄弱,能打出十七道不容易。
按照通常的情况,如果答对十七题,应该算是不错的成绩。更何况,姜澈有信心在接下来两部分大大加分。
诗词这一块姜澈没打算藏拙,本次考试,他务必需要取得一个不错的名次,这样未来的路会容易很多。要实现自己的目标,就需要展露出才华。
注视着答卷上面的要求,姜澈脑海中首先浮现出唐代着名诗人、被后世尊称为“诗鬼”的李贺一首名篇:《南园十三首·其五》
“男儿何不带吴钩,收取关山五十州。”
“请君暂上凌烟阁,若个书生万户侯。”
整首诗由两个设问句组成,激越顿挫,而又直抒胸臆,体现出诗人昂扬奋发的意志和为国建功立业的紧迫心情,是一首脍炙人口的名作,也是姜澈非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