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0章 数星星的刘伯温(2/2)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笔趣阁]
https://www.ibqg.vip 最快更新!无广告!
小明王韩林儿获报后,升朱元璋为枢密院同佥,不久又升为江南等处行中书省平章。朱元璋在应天则设天兴建康翼大元帅府,以廖永安为统军元帅,李善长为左右司郎中。
那个在田地上无忧无虑的放牛娃,那个父母双亡抱头痛哭的朱重八,那个在寺庙撞钟出门讨饭的小和尚,都已经不在了。
取而代之的,是应天的主宰:朱元璋。
在取得应天后,朱元璋并没有放慢他的脚步,因为他知道,在元末这个群雄并起,你死我活的时代,稍稍懈怠就可能遭遇灭顶之灾。
至正十七年,耿炳文克长兴,徐达克常州,而朱元璋亲自率军攻取宁国。随后赵继祖克江阴、徐达克常熟。胡大海克徽州、常遇春克池州,缪大亨克扬州。
至正十九年,朱元璋陆续攻占浙东余下各地,常遇春克衢州、胡大海克处州,至此朱元璋部控制江左、浙右各地,向西与陈友谅部相邻。
五月,小明王升朱元璋为仪同三司、江南等处行中书省左丞相,至正二十一年正月,封朱元璋为吴国公。
此时,尽管朱元璋拥有十万兵力,但是占有的地盘仍然很少,而且四面受敌。
形势依旧相当严峻。
东面和南面是元军,东南是张士诚,西面是徐寿辉,虽然同是反元武装,但是张、徐二人同小明王却相互敌视。
不过,北面小明王、刘福通率领的红巾军主力,大大牵制了元军,而且,张士诚、徐寿辉的力量还不足以兼并朱元璋。这样一来,朱元璋暂时面临着一个很好的发展机会。
完成了“高筑墙”的部署后,朱元璋便着手实行“广积粮”。为了解决粮食问题,朱元璋除了动员百姓进行生产外,决定推行屯田法,大力开展军队屯田,任命元帅康茂才为都水营用使,负责兴修水利,又分派诸将在各地开垦种田。几年工夫,到处兴屯,府库充盈,军粮充足。
当然,地盘扩充之后,人才需求这方面也得补上。至正二十年四月,朱元璋的部下胡大海攻下了处州。他听说附近有几个隐士很有才能,便派人去请。
大家听说有人来请,都十分高兴,觉得自己的才能终于被发现了,是金子总会发光啊!于是都穿戴整齐,摇着扇子捋着胡子,大摇大摆地出发。
不过,有个家伙不太识相,胡大海派人去请了好几次,都不来,胡大海为此有点生气。
给脸不要脸是吧,不来拉倒!
这时候,有人告诉胡大海,这个人不简单,还真得请他。
刘基,字伯温。自幼博览经史及天文、历法、兵法、性理诸书,尤精象纬之学。
在胡大海的眼里,前面的统统不重要,但“尤静象纬之学”,很重要。
简单来说,就是刘基除了一堆牛逼的头衔外,还是个天文学家。
这可了不得!这可是一项非常稀缺的才能,那刘基也属于特殊技术型人才。胡大海当即上报朱元璋,朱元璋作出重要指示:
一定要给我请回来!
于是在一顿软破硬泡加上威逼利诱后,刘基屈服了(不屈服可能会没命),来到了朱元璋帐下作了谋士。
不久之后,他会向朱元璋证明,自己强的地方,并不是只有数星星。
朱元璋就在夹缝中狠狠地偷了一波发育,也许他强大的邻居们都还没有意识到,自己的旁边已经悄然无声地产生了一个同样强大的集体。
同样的,朱元璋也要去面对自己“和蔼可亲”的邻居们,他们分别是陈友谅、张士诚以及造成这一起的罪魁祸首——元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