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6章 李小菊(2/2)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笔趣阁]
https://www.ibqg.vip 最快更新!无广告!
周兴然就坐他们旁边,通过他们聊天知道了他们的身份——知青。
这就是上面应对饥荒的办法,除了将大量的粮食物资运送到灾区,还将大量的城市劳动力转移到农村,也就是上山下乡,来弥补因饥荒产生的劳动力缺口,挽救粮食生产。
上山下乡一直存在,虽然一开始叫做\"支边援疆\"比较合适,而且进行这项任务的都是些技术工作者,将他们派到边疆进行技术工作,配合着当地人民,进行边疆建设。
技术工作者有些人是成家了的,为了能让他们安心的工作,允许他们拖家带口,并且会优先替家属安排工作。
但还有一批人很年轻,没有成家,难免会思念故乡,定力也不足,所以在五十年代中期,一批由沪上、平城等大城市出生的、至少有初中学历组成的年轻娘子军进行了援疆工作。
她们和他们结成了伴侣,就此在边疆扎根,生育后代,后代又生后代,几十年过后,不少边疆省份的人口构成是一半的原住民加一半的援疆后代。
饥荒三年,上山下乡的力度进一步加大,范围也不再局限于技术工作者,工作内容也艰苦的多,福利待遇要差的多,其实和六年后下乡的人没有什么区别,顶多被叫一声\"前辈\"。
他们以为自己为建设农村贡献巨大力量,抱着绝对崇高的理想投入了工作,然后就被现实狠狠打了一巴掌,退缩了,想要回家却发现根本回不去。
\"呜呜~\"
又一站到了,这伙青年人你帮我扛麻袋,我帮你提包裹,带着笑容和对未来的憧憬下了车。
他们都在周兴然前面下了车,这也是目前当知青唯一的好处,被分去的地方不会特别荒僻,日子还算有点盼头。
再等几年,被分到梨乡沟这种地方,或者更深的大山里,那才是痛不欲生。
坐了两天的火车,又做了一天的船和公交车,终于回到梨乡沟了,长时间坐着,周兴然感觉屁股上都长了痘。
进入村里,村民的精神风貌比半年前更差了,一个个走路都轻飘飘的,还有老人在墙角缩着,眼神痴痴的望着天空,这么大的太阳他们的额头竟然没有冒出一滴汗。
外面的热闹与喧嚣都被大山隔绝在外,外界的帮扶并没有进入小山村,甚至没有进入怀山县。
它依然处在绝望中。
周兴然回到家,看到自家人瘦是瘦了点,但是比过年那阵子精神了不少,顿时松了一口气。
李琴美看见周兴然回来,热情的拉住他:\"阿然,快,把行李放下,看你满脸的汗,赶紧洗把脸,好好捯饬捯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