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司马懿调兵平叛(1/1)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笔趣阁]
https://www.ibqg.vip 最快更新!无广告!

嘉平三年(公元251年)二月,当兖州刺史府被王凌掌控的情报送到洛阳,京师洛阳一片震动。

太傅司马懿异常震怒,同时也感觉到深深的危机,这种感觉自高平陵事变曹爽被族灭就没再出现过,不禁让司马懿感觉到丝丝忌惮。从而坚定了解决掉王凌的心。

其实早在嘉平元年司马懿就通过杨康密报,知道兖州刺史令狐愚,太尉王凌欲拥立楚王曹彪为帝的事,所幸的是令狐愚病死,王凌位列三公,司马懿知道没有证据没有贸然出手,一个洛水之誓已经让自己的名声臭了,所以他只能等王凌自投罗网。

为此司马懿一方面把亲信黄华调任兖州刺史,另一方面从征南军中调亲信武将州泰接管兖州军务,同时王凌亲信杨弘也已经投靠自己,三者密切配合,本以为万无一失,只等王凌送死。

没想到如此精密的布局竟被王凌识破。不但斩杀了杨弘和州泰等人,并且迅速控制局势,并接管了兖州军务。打的自己措手不及。然而司马懿不知道的是,这是由具有上帝视角的曹髦暗中协助的结果。

此刻大魏朝堂上一片肃静,天子曹芳高做龙椅之上,静静地看着满朝文武,司徒高柔,司空孙礼,骠骑将军孙资,车骑将军郭淮,卫将军司马师,尚书令司马孚等众人一言不发。

于是曹芳看向司马懿开口道:“太傅对于淮南叛乱之事要如何应对”。司马懿闻言道:“王凌大逆不道,想拥立楚王为帝,对抗朝廷,老臣以为天子需下诏书征讨乱臣贼子。老夫愿亲自领兵讨伐”,说完看向众臣,众臣都赞同让天子曹芳颁布诏书讨伐王凌。

随后司马懿道:“司徒高柔,尚书令司马孚命你二人整顿粮草,以备大军出征所用,骠骑将军郭淮,卫将军司马师命你二人整顿兵马,望诸位尽快统筹,以防迟则生变 ”。安排完这些便宣布便退朝。

曹髦很快便收到了京师传来的情报,此次讨伐王凌,由司马懿亲率大军,又有司马师,郭淮为行军幕僚。石苞、钟会为前锋大将,领兵五万剿灭王凌,目前军队正在快速集结。

按时间估算差不多司马懿的军队已经集结完毕往淮南进发,曹髦看完后交给桓颢,让他尽快把情报传递给桓楷。

桓楷收到暗影卫的情报时已经过去了几天,司马懿军队也已经抵近淮河。他知道情况紧急,不敢有丝毫耽误,立刻马不停蹄地向王凌汇报。

见到王凌后,桓楷神色凝重地说到:“将军,司马懿的大军兵分两路,一路由石苞统领两万兵马估计已过淮河,正向寿春进发。另一路由邓艾统领三万兵马去攻打平阿(今怀远,此时的兖州刺史府所在地),而司马懿亲率大军直指寿春。”

王凌听后,眉头紧皱,意识到形势严峻,没想到司马懿那么快做出应对,没给他太多准备时间,目前军队还没完全集结。更没有想到的是,司马懿竟然兵锋直指寿春,让他一时感到有些无措。

此时桓楷接着说:“我军必须尽快采取行动,否则后果不堪设想。我建议在八公山设下伏兵,袭击司马懿的军队和物资,打乱他们的行军部署。”王凌沉思片刻,点头表示同意。他深知这是一场生死攸关的战斗,必须全力以赴。

于是,他迅速下令组织兵力,让手下大将王威率军一万在八公山设伏。同时派遣使者前往各地,催促各地兵马尽快到寿春集结。

又通知王力做好准备,邓艾三万大军不日将至平阿,此时王凌内心充满了焦虑和不安。他清楚,如果失败,自己家族将被族灭。

两日后,石苞率领军抵达了八公山附近。他们沿着蜿蜒的山路前行,士兵们背负着沉重的铠甲武器前进。山上树林茂密,但可能隐藏着未知的危险。

因此当军队行至一半山路,石苞命令将士们保持警惕,小心前进。队伍分成几个小队,互相照应,以防遭遇敌军的袭击。石苞亲率一队走在前面开路。

随着时间的推移,太阳渐渐西斜,天色开始变暗。石苞决定在一个相对平坦的地方安营扎寨。将士们迅速搭建起帐篷,点燃篝火,准备晚餐。夜晚的山中显得格外宁静,只有篝火旁将士们的轻声交谈。

夜深后除了巡逻的将士,大多数将士都已经休息,而军帐内的石苞感到莫名的不安,总觉得有事情要发生。

正在他对着行军地图思考时,突然喊杀声震天,滚石夹杂着箭矢从山上袭来,石苞冲出营帐组织反击,不过很快敌军就撤退了,看着满地的死伤的将士和燃烧的帐篷。石苞感到有些沮丧,尽管已经小心谨慎,还是中了埋伏,好在伤亡不大。石苞安抚好将士后,便派人向司马懿汇报自己的遭遇。

此时邓艾的大军也已经兵临平阿城下。王广,丁宇等人看着城外的大军也倍感压力,他们知道此时的守军看似一团和气,其实暗流涌动,战局不利的话随时可能哗变。

城外邓艾大军稍作休整后,邓艾便命将士打造攻城器械,组装投石机,准备攻城。第二天天刚亮,邓艾便命令士兵攻城,顿时平静的平阿城犹如人间烈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