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2章 婚后初始生活的思考(2/2)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笔趣阁]
https://www.ibqg.vip 最快更新!无广告!
当我们下定决心要步入婚姻的殿堂时,心里是寄希望于婚后的关系能够永远保持激情和纯粹。然而,现实却常常让人感到有些意外,甚至总是以一种意外的惊喜出现在面前。一如当下流行的谚语“想象很丰满,现实很骨感”那样真实。
实际上,婚姻中的生活内容不仅仅是爱情,它还包括共同承担的责任、对生活品质的追求,婚后身份特定的义务,以及彼此间的相互支持。
在早晨为家人准备美味的早餐,在晚上一起总结一天的琐事,一同约定去超市购物时对对方需求的揣度,包括饭后散步时路线的选择是热闹还是清净?等等这些细节构成了两个人共同的生活,一如涓涓细流,无声无息,却又充满勃勃生机,向前,再向前,并会在某一个拐角处激起朵朵浪花。
慢慢地,我们就会意识到,生活的美好并不仅仅来自于瞬间的感动,也不是那些被设定好的惊喜,或者浪漫,而是每一日的小行动、小关心。亦或是每一个不同季节里的小确幸、小变化。
从成人心理学的角度来看,婚姻生活中,身份转变的自我意识,反映了人类对归属感与安全感的追求。
我们不仅付出爱,并希望被爱,还渴望被理解与实践,以及能彼此兑现。
因此,许多热恋中的情侣在恋爱过程中所展现的光鲜亮丽,一如频频开屏求偶的孔雀,往往在婚后很快就变成了共同面对生活挑战的伙伴关系,就像发现了美丽的尾屏后面是肮脏的粪便。更像是,在热恋期间,女生喜欢吃榴莲,男生便觉得榴莲独特的臭味就如世界上最好闻的香水一样迷人。而进入婚姻后,每每女生拿起榴莲大快朵颐时,男生总感觉女生在吃屎,尤若圈里的猪一样,用鼻子在泔水里吹着泡泡,一副美得不要不要的神情。
与其说这是感情的有意识消退,倒不如说是另一种深层次的情感的无意识建立。
例如,一对年轻夫妻在新婚时互许甜言蜜语,承诺那些自以为能做到的许诺,但随着时间的推移,身份的确定和建立,他们开始有意识的转移视觉和思维的着立点,关注彼此的职业发展、家庭责任与未来规划,乃至于未曾深度了解的生活习性和习惯以及养成。其实,在这个过程中,他们的爱情实际上并没有减弱,或者消失,反而因为共同的目标和关注而更加紧密与融合。正应了一句俗话:“他们俩人好有夫妻相哦!”
那么,结婚后如何在日常生活中培养出持久的感情呢?
首先,我们要意识到,生活中的任何挑战,像是对待婚姻的态度、三观、朋友、工作以及一切人情世故等等,其实都是加深感情的机会。
面对两人新组建起来的家庭,几乎没有任何根基的小家的经济状况,和未来出生的孩子的教育问题,双方父母以及爷爷奶奶的健康的忧虑,这些都需要已经成为夫妻的二人共同面对、解决。在接下来的最初的自觉行为和后期慢慢培养起来的共同肩作战中,其彼此的依赖感与支持感自然而然的就会逐渐增强。
其次,彼此真诚的交流,相互无私的给予,是维系感情的重要手段。小夫妻两个人可以制定每周一次的“家庭会议”,坦诚地讨论生活中的挑战和困惑,不再因为琐事而争吵或冷漠。这样可以让彼此感受到被重视、被听见,推动情感进一步升温。
此外,无论是男生,还是女生,如果能有心有意适当的制造一些小惊喜,比如偶尔的约会、写下一些温暖的便条,这些都能在生活的泥沙中,煽动起爱的火花。不必执着于一些形式上的浪漫,生活中的小细节和真实的关怀同样能增进感情。
要知道,在现代的现实生活中,已经基本上没有了最初我们父辈之前的“男主外女主内”的明确的界限了,新建立起来的小家庭中,夫妻二人无论是谁挣得钱多或者少,都不能成为绝对的家庭对外的话事人,而是应该彼此根据实际情况适当的扮演好丈夫和妻子的角色,而不是以谁为主或以谁为辅,只有相互成就,才能更容易逐渐培养出夫妻共同奔赴的家庭氛围和情感依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