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2章 遇瘴气绕道北行 有陷阱名为袢击(2/2)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笔趣阁]
https://www.ibqg.vip 最快更新!无广告!
丝线的另一端横过密林小径,打了一根小木桩钉入旁边灌木旁边土中,用枯草盖住。
熊大发出两短一长的集合哨声,示意后面的A组跟上来汇合。
听到集合哨声,撒旦带队的A组立马加快脚步跟了上来。
见到这样一个简易的装置,撒旦和熊大两个老油条也是研究了半天。
果然,在路两边的灌木丛前后,撩开覆盖在上面的一层茅草后,发现好几排被压弯的锋利的竹签。
经过辨认,两人才确认这是一个本地克钦人的陷阱,名为“袢击”。
这套装置还是膘国战争中用来对付小日子的。
“袢击”是由竹签制成,竹签的一端被打磨得如剃刀一般锋利,再淬火以强化其硬度。
然后它们锋利的尖端还被涂抹上一层“金汁”——即人粪。
将这些竹签插入土中,尖锐的一端正对准打算跃入路边灌木丛寻求隐蔽的人体。
成排的“袢击”被压弯,安置在狭窄的丛林小径上或公路的两旁,最后覆盖上一层茅草作为伪装。
当时,为了提前知晓倭军的军事行动,克钦人还发明了一套土法预警系统(也就是熊大最初发现的)。
他们砍倒竹子,将竹竿纵劈至一半的长度,然后将一英尺长的木棍塞入劈开的竹筒中间,再把一条绊线连在这些“击发棒”上。
再将这些绊线的另一端拉过密林小径或马路,打桩钉入土中。
当倭军士兵在行进中落脚拉动绊线时,“击发棒”会从嵌入的竹竿内弹出,令原本撑开的竹子两半“啪”的一声重新合拢。
这种声音在半径半英里之内的丛林中清晰可闻。
当他们的陷阱装置完成之后,克钦人便在一个安全的距离之外埋伏起来。
一旦一个倭军士兵或一列小队走上这条小道,克钦人就会用他们古旧的燧发枪开上一枪。
枪声一响,倭军通常会跳进路边的灌木丛里隐蔽起来,正好把身体插进“袢击”签上。
其后果,不是失血过多而死,便是被腐烂的粪便感染上致命的丛林传染病。
克钦人估计也是学习了我国古代守城将士的招数,在弓箭上抹上金汁拒敌,哪怕只是轻伤,也很可能因为感染致使病菌而亡。
这个陷阱明显是最新完成的,绝无可能是以前留下的,所以,撒旦和熊大的推测——当地人用来捕捉动物的。
毕竟,动物的智商摆在那里,一旦击发棒发出巨大声响,不管是食肉动物还是食草动物,本能会向两边林中逃窜。
简单可靠的陷阱,制作容易,成本低,或许收获满满。
“留着吧,注意路上是否还有这样的陷阱,万一有动物中招,我们也乐享其成。”
撒旦不禁思索,命令全体休息十分钟。
安排人警戒后,他将熊大、拳师、胡子召集过来,开个小会。
“这个陷阱给我提了个醒,我们要在接近目的时,设置一些陷阱,来阻拦可能的追兵。”
“一旦人质解救之后,可能会给我们带来巨大的帮助。 陷阱的花样要多,做好标记,大家多想想,这个袢击可以现学现用。”
熊大等三人均表示认同。
好在大家都有丛林生存的经验,拳师也是对机关略懂。
几人略微商议后,也有了一些备选的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