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章 澶渊之盟,宋辽奠定百年和平 好大喜功,赵恒修建玉清召应(1/2)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笔趣阁]
https://www.ibqg.vip 最快更新!无广告!

就在河西地区的党项人小动作不断,野心膨胀,渐渐崛起之时。身在开封汴梁的大宋皇帝,宋真宗赵恒又过着什么样的生活呢?

赵恒是大宋朝第三任皇帝,赵恒即位之初,广开言路,勤政治国,大宋经济有所发展,史称“咸平之治”。军事和政治方面继承了宋太祖和宋太宗对辽国保持积极进攻的态度,心怀壮志,想要收复燕云十六州。

此时的宋真宗可以说一个锐意进取、有着远大抱负和强烈使命感的君主。他渴望通过自己的努力,实现祖辈们未竟的事业,为大宋开疆拓土,重振国威。他的决心和勇气,在一定程度上鼓舞了大宋臣民的士气,让人们对国家的未来充满了期待。

此时的宋辽双方,大大小小的战争不断,互有胜负!

直至公元 1004 年,也许是厌倦了大宋朝的袭扰,辽圣宗耶律隆绪及萧太后率倾国之力,步兵骑兵四十余万人,南下侵宋!想要一举消灭大宋政权!或者至少分出一个胜负!

但是辽国的太后和皇帝都低估了大宋人民的作战意志。还是太乐观了!辽国的骑兵虽然机动性强,野战强于宋朝,但并不擅长攻城!接连攻击威虏军(今河北徐水)、顺安军(今河北高阳)、北平寨(今河北完县)、瀛州(今河北河间)、保州(今河北清宛)、定州(今属河北)等多个军事重镇。竟然只打下来一个祁州,而兵力损失就有数万人。

此时的萧太后和辽国皇帝耶律隆绪是恐惧的!因为他们知道,按照这个节奏,就算打到了开封城下,辽国的士兵恐怕也就死的差不多了。

但他们不知道的是,此时的宋朝皇帝赵恒,也是恐惧的。这位年轻的皇帝,有一个英明神武的伯父赵匡胤,也有一个足智多谋的父亲赵光义。伯父的神武和父亲的毒辣,都是在死人堆里练出来的。陈尸千里,血流成河,他只在小说里听说过。成王败寇,你死我活的桥段他也只是在小说里听说过。

当大宋朝的百姓和将士们都准备好和辽国一决雌雄的时候,大宋的将士表现出了战斗民族应有的战斗力和作战意志。

李继隆以骑兵野战的方式大败辽国骑兵精锐。辽军主帅萧挞凛在澶渊城下巡视之时,被宋朝士兵用床子弩射杀,杨延昭截断辽军北归之路,形成南北夹击之势。辽军南下没有被攻克的城池,就像是一只又一只野狼,随时都会在辽国人北归的时候咬上一口,如此一来,就算契丹就算不亡国也会元气大伤。

“辽国人孤军深入,败相已露,官家应该抓住这次机会,让辽国人归还燕云十六州,并向我大宋称臣!”

寇准喝得有点微醺了,得意的说道。

而此时的赵恒却有些惶恐不安,自得知辽国举全国之力进攻开封的时候,赵恒已经失眠很多天了。若不是寇准阻拦,他恐怕已经听从王钦若和陈尧叟建议,迁都南京了。这次来到澶渊城督战,还是宰相寇准和大将军高琼连哄带吓,驱赶着来的。可见此时大宋的第三代皇帝,赵恒,并不是一个有作战意志的人。

“割地?投降?这是真的么?形势真的就这么好?如果把辽国人逼急了,真的打起来怎么办?”

赵恒有点怀疑的问。

有这种怀疑并不难理解,因为在多次对辽国的战争中,宋军总是胜少败多。辽国的骑兵厉害啊!可现在是在大宋境内的平原。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