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四十一章 巡回医疗(1/2)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笔趣阁]
https://www.ibqg.vip 最快更新!无广告!

141、巡回医疗

上个世纪70年代前后,卫生局一再强调:所有的医务工作者必须“一专多能”。只要你是医务人员就不能单打一的会一样知识,比如你是西医大夫,你就不能光当西医大夫,不光能看病,还得能打针、输液;外科医生,必须会内科;西医大夫还必须能开中药方,中医大夫也必须会开西药;搞化验的、搞X光的必须会看病,医院也同样发给他们往诊兜下乡巡回医疗。这叫“一专多能”,逼着你学习,特别是木头城子医院,得天独厚,长年举办各种各样的学习班,如外科、内科、儿科、肛肠科,所学知识高于现在的全科医生。

当年,我们下乡巡回医疗小分队一行3人,到离木头城子公社30华里的偏僻农村郑杖子大队,那里的病人很多,但主要病种就是老慢气,肺气肿,肺心病。当时木头城子医院有30张病床,住院病人80%是肺心病。当年,周恩来总理非常重视这种常见病多发病,指示医务人员:“一定要攻克老慢气。”后来,这种病改名为“慢阻肺”。

在我们三人小分队中,其他两位都是都是朝阳二医院的大夫,实际上是中国医大二院来朝阳面向辽西贫困地区成立的医院,1980年又撤回了医大二院(沈阳)。这两位老师,实际到朝阳都是专家级别的高级医生,一位是外科专家刘恩清,一位是妇科专家董志安。这里顺便说一句:董志安是妇科男大夫,在沈阳这样的大城市看病可能无所谓,但在偏远落后的朝阳农村,人们还不习惯让男医生看妇科病。

我们进村后,由赤脚医生带队,第一个急匆匆找我们看病的是一个50多岁的女患者家属,进患者一看就知道是个肺心病。这个病应该请谁看?我们三人面面相觑,不知道谁看才好。当然,我就先发话了:“请刘老师给看看吧。”

刘老师用恳切的口语说:“皮大夫你看,你看,你是这方面的专家。”

实际上,我心里面已经就有点数了,医科大学医院分科都非常细致,不像农村医院大夫大把抓,样样通,样样稀松。董老师是妇科专家,接触内科肺心病恐怕不多,刘老师是外科专家,可能通晓内科,但看他那种态度,明显是推脱,我就没法再坚持让他看了,不能再推辞了。

我说:“这两位都是我的老师,我是学生,老师让我先看,我就不客气了,看得不到之处,老师再指导。”

我做了听诊叩诊,问了一下病史,患者没等我开口,马上要求给她号脉(摸脉,把脉)。

她的意思我明白,农村都相信中医的摸脉,不大相信西医。可我哪会中医的摸脉啊!在学校于龙山老师倒是用星期天时间偷偷教过我们15种脉决(后来学校发现给制止了,说增加学生负担),但那仅仅是皮毛而已。

我说:“我不会摸脉,也摸不好。”

患者马上纠正说:“那哪能?那是不可能的事,你们都是”城子”来的大夫能不会摸脉吗?”

这回可真叫短儿了。两位老师也知道我不会摸脉,当然,他们更不会,估计寸关尺在哪都不一定知道。

患者说的“城子”就是指木头城子,他们都这么称谓,或许他们认为木头城子就是大地方、大城市了,其实,是个地地道道的农村公社所在地罢了,只不过比郑杖子大队是大得多。

此时此刻,大家都把眼光集中到我身上,精确的说,应该是都集中到我脸上,这可真是要章程,要好看儿了!两位老师也把期待的眼光投向我,意思是看我怎么应变下来,看得出来,他俩面有难色!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