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0章 朱由校反贪(2/2)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笔趣阁]
https://www.ibqg.vip 最快更新!无广告!
王安连忙拿起一件大氅,追在了后面,一边喊道:“陛下,外面天气冷,别冻坏了身子骨。”
门打开之后,一阵冷风吹来,将杨延宜手里的纸张刮得直作响,也让他眼皮子狂跳了起来。
辽东毛文龙的那些徒子徒孙,昨日已经被他打发走了。
毛文龙带过来的那些东西,他是一件也没有收,全部让他们拿了回去。
好在赵敏提醒他,这样处理好了这件事。不然,锦衣卫的这叠纸上,可能就有他的名字了。
他发现,他严重的低估了骆思恭这个人。
京城里的锦衣卫遍布四处,几乎就没有他们不知道的事情。
在这份资料中,那些大臣可谓是玩得花样百出、锦衣卫们也写的是风生水起。
杨延宜看了半天,那些官员多多少少都有收受贿赂的情况。
就好比漂没,这是文官集团群而分之的项目之一。
只有寥寥数人没有拿这笔钱。
再好比孝敬银,明朝封疆大吏进京,对直属上官、老师以及阁臣都要给一笔孝敬银的。
有一些清官,宁愿放弃进京的机会,因为他们拿不出这笔钱。
更有甚者,实在推脱不开,借高利贷去交钱的也有。
杨延宜叹了口气,来到几位阁臣面前,说道:“陛下忧心国事,是勤勉之君,乃是大明之福啊。”
这番话说的情真意切,没有丝毫阿谀之色。
因为,后世的木匠天子朱由校,可是什么事情都不管的,都交给了九千岁去霍霍。
后世的历史上,那位九千岁把原本就千疮百孔的大明王朝再次架在火上烤,以至于无力回天。
从现有的资料来看,绝大部分的官员还都是相对清廉的,不该收的钱,基本上没有怎么收。
如果因为陛下想要改革、想要好好的治理国家而又推行不下去,久而久之,心灰意冷放任国事不管,那他们这些阁臣就是罪人。
杨延宜这一番话说下来,也让阁臣们纷纷点头,以示同意。
方从哲点了点头说道:“不错,既然陛下有锐意进取之意,我们这些阁臣不能伤了陛下的心,更不能让陛下就此沉沦。”
“如今看来,抓一批、吓一批,先处理部分贪污过甚的官员和勋戚。这样一来,一是能充盈国库。二来也能以儆效尤,一改风气之新。”
杨涟将手里的纸张,抽了几张出来,拍在桌上说道。
几位阁臣都听出了杨涟话里的意思,极有默契的在各自的卷宗中寻找了起来。
原本只是在讨论官员的事情,杨涟却加上了“勋戚”二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