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7章 虚军师之位以待(1/2)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笔趣阁]
https://www.ibqg.vip 最快更新!无广告!
杨延宜听闻从登莱有船只过来的时候,心情很复杂。
他军中现在缺少粮草和军备,这也是他暂缓进兵的原因。
皇太极拱手让出义州后,他就在思考一个可能性。那就是现在大明与大金,是否存在谈判的可能性。
可登莱的粮草和军备已经到了,那这个可能性也不存在了。
可当他真的见到了从登莱过来的人后,尤其是那个读书人之后,杨延宜也愣住了。
两人的会面,在后世的历史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后世的史学家们,在研究杨家军的历史资料时,都把这一次会面,当作杨家军最后一块拼图的形成。
但此刻的两人,却完全没有意识到这个问题。
“粮草呢?怎么就你们自己过来了?”
当杨延宜知道只有这五十人时,问出了这句话。
王存孝听完后,却是立即皱起了眉头。
杨延宜现在缺粮草,他出发之前是不知道的,就连当时的袁可立也不知道。
但是此刻的王存孝无法理解,现在身在朝鲜境内,怎么可能缺粮草呢?
那些朝鲜人,难道都死绝了?
但是,几乎就在一个呼吸之间,王存孝紧皱的眉头舒展开来。
他从这一句简短的问话中,就明白了许多事情。
杨延宜没有纵兵劫掠朝鲜民众,不然他就不会缺粮。
可以说,十个将领中,就有十个人会这么做。
但杨延宜却是个例外。
杨延宜的发家史,王存孝非常的清楚。知道这主儿不是那种不忍杀人的圣母,而是一位极其杀伐果断的人。
当初他在开原,还只是一个锦衣卫百户的时候,就敢于杀光周家上下一百多口,这种人怎么可能是圣母?
但他不愿意纵兵去劫掠朝鲜民众,看来也只有一个可能。
那就是跟他的军队建设有关。
不得不说,王存孝几乎就在这一句问话之间,就将杨延宜的心思给猜了个透。
他望着杨延宜,思索了片刻,立即说道:“大人不必介怀。学生猜测朝廷在得知朝鲜被建奴攻占而大人已出兵朝鲜后,就已经开始准备粮草,现在说不定都到了登莱了。”
杨延宜一愣,有点跟不上这个读书人如此跳跃的思维方式了。
王存孝接着解释道:“这不难猜测。大人请试想,原本大人出兵是去开原,不会有粮草短缺之问题的。学生斗胆一猜,大人当时为了行军迅速,必然不会携带过多的粮草,因为开原本来就有补给。”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