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09章、丧失理智的蛮族骑兵(1/2)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笔趣阁]
https://www.ibqg.vip 最快更新!无广告!
这由不得他们不愤怒发狂。
大祭司在西宛蛮族里的地位太高了。
可以这么说,除了金鲁汗以及几个副汗之外,其余的西宛蛮族高层见到任何一位大祭司都要跪下表达自己的崇敬。
简单来说,大祭司就等同于西宛蛮族信仰的神灵化身。
像这样地位崇高的信仰聚合体居然被一个大泽人杀掉,无疑就击碎了大多数西宛蛮族的三观。
要知道,在他们心里,大祭司近乎于无所不能了。
就在两万多骑兵几乎快要将穷水县翻个底朝天的时候,方小悦已经带着那些县兵返回了山谷,并在山谷入口处用符箓布置了一个幻阵,将山谷入口彻底掩盖。
简单来说,只要不是运气差到极致,让蛮族骑兵直接一头撞入山谷,那么蛮族骑兵就没可能找到这里。
实际上在接下来的几天时间里,西宛蛮族骑兵依然好似发疯一般的四处找人。
这并不奇怪,那位幸运保住性命的铜达斯汗此时也处于震怒和惶恐之中。
一位大祭司在自己手下丢了性命,这消息传回去,被其余几位大祭司知道,那就可不得了了。
虽然有大量骑兵可以证明大祭司是被一个大泽人杀的,但其余的大祭司也可以自由心证啊。
是不是你铜达斯汗对大祭司的保护没做好,更有可能是你铜达斯汗下黑手的结果?
】
至于那些骑兵的证词,你可是副汗啊,他们敢乱说吗?不要命了吗?
当然,那些大祭司未必就会自由心证到这一步,但不管怎么说,一名大祭司的死亡,也会让铜达斯汗的哥哥金鲁汗极度震怒,就更别提前前后后还损失了不下三千骑兵。
如果抓住了那些大泽人,铜达斯汗所受到的处罚可能会轻一些。
当然,铜达斯汗也可以选择自立,脱离金鲁汗的管辖,自成一族。
可这种事情,如果在之前这么干还好,多少能够吸引一些对金鲁汗不满的部落归顺。
但在大祭司死掉之后,铜达斯汗敢这么干的话,别说金鲁汗了,就算是之前支持铜达斯汗的部落也会转头叛变的。
没法,大祭司在西宛蛮族里的精神地位就这么高。
不过蛮族骑兵乱找找的四处找人,倒是让大河省派来的援军躲过一劫。
实际上,最早与蛮族骑兵遭遇的是穷水县派出去护送商队的那两百县兵。
他们从大河省返回,刚踏入穷水县县境就和十多名蛮族骑兵撞上了。
如果这十多名蛮族骑兵是斥候骑兵的话,估计在射上几箭后就会转身离开。
毕竟斥候骑兵的活是侦查敌人动向,而不是和敌人厮杀。
可偏偏这十多名蛮族骑兵就是牧民骑兵,他们对大祭司的崇敬反倒要比那些精锐骑兵更高。
之前找了半天没找到的大泽人,现在居然出现一群?
怒火填膺的牧民骑兵也不顾敌我双方的数量差距,直接就朝着县兵们杀来。
当然,他们依然使用了他们惯用的骑射技能,在距离敌人数十米处转向射箭,脱离。
但这些县兵可不是吃素的。
他们这次返回还带着五百把弓箭。
简单来说,就是方小悦鉴于穷水县的弓手太少,在远程攻击上很难对敌人造成足够的杀伤,因而之前就与那三位商队的主事谈好了,从这三家商行手里购买一批军用弓箭。
要说买卖军用弓箭,在大泽国任何一个地方都是杀头的买卖。
但架不住人家商行有靠山啊。
想想也是,任何一个能够去界市做大买卖的商行,身后没有一个足够有力的靠山是不可能的。
没有靠山的小商行早就被人吞并了,或者转行做其它买卖去了。
更何况,这批弓箭乃是穷水县县令大人亲自谈定的。
有这层关系在里面,那三家商行倒也不用担心出什么纰漏。
再说了,那两百县兵拿到弓箭就走人,只要出了商行的大门,就算是被人抓住,商行也会失口否认的。
换成其他地方的县兵,拿到这些弓箭也用处不大,毕竟任何一个合格的弓手,都是需要长时间的训练才行。
可穷水县与其他地方不一样。
在之前的备战里,射术就是方小悦培训县兵的必要技能。
任何一个县兵每天都需要抽出一个时辰进行射术的训练。
同时,他们修炼的震天刀诀对他们的身体增强效果很好,不管是力量还是敏捷等等方面,都要比普通县兵强上两倍以上。
在这样的情况之下,他们练习射术的效果也要比普通人强上很多。
因而在那些蛮族骑兵在他们面前玩骑射的时候,就受到了沉重的打击。
蛮族骑兵刚刚减速转弯,骑弓才拿到手上,县兵们的箭失就噗噗噗的射了过来。
之前就说过了,大泽国的标准军用弓都是步弓,射程在百米左右,而西宛蛮族骑兵用的是骑弓,射程五十米。
不管是力度还是射程,大泽国的军用弓都碾压骑弓。
在这样的情况之下,那十多名蛮族骑兵转瞬之间就连人带马被射成了筛子。
除了一个蛮族骑兵幸运躲过了要害。
当然,这名蛮族骑兵成为俘虏之后,很快就将自己所知道的一切老老实实的说了出来。
三万蛮族骑兵围攻穷水县?
得到这个消息之后,县兵们都急了。
当然,他们也知道自己急冲冲的赶过去也是无济于事,因而他们就将消息传递给了刚出大河省的援军。
得到消息之后的大河省援军随即便派出了大量斥候,探查军情。
最终的军情回报证实了穷水县县兵的说法,也让大河省援军躲过了一劫。
毕竟按照之前的军情,大河省援军肯定会急冲冲的赶路直奔绿原省的省城解围。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