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1章 花钱免灾(1/1)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笔趣阁]
https://www.ibqg.vip 最快更新!无广告!
面对辽国的不怀好意,我们来看宋朝是如何在军事上予以回应的。
公元1042年2月,宋朝方面先是下令让处在宋辽边境前沿的保州修缮各处城防并派兵驻守各处要口。随后,宋朝再又下诏命真定府、定州、天雄军、澶州等地加紧操练兵马,同时广聚粮草和军械以备辽军进犯。此外,宋朝还在河北各地的民间大量募兵以充实城防力量,一时间河北的精壮男子皆瞬间成了民兵。这一举措导致河北大地的民众惶恐不已,已经远离战争数十年的宋朝北疆再又被战争的阴云所笼罩。
兵源有了,那么将又何在?西北那边的战事眼下正吃紧,李元昊的破坏力已经让宋朝深刻领教了,那边的墙显然是不能拆的。举目四望之后,宋朝终于找到了一尊在西夏和辽国都如雷贯耳的大神——王德用。当初王德用被文官集团的那帮忠君爱国的道德楷模用一种很是上不了台面的手段给排挤出了朝廷,可眼下战事迫在眉睫,这位“罪人”又被紧急起用。
此时已经六十二岁的王德用从湖北随州被急召回京城,回京之后立马升官,他被任命为保静军节度使兼知澶州。这只是王德用最初的职务,随后有鉴于形势的严峻,他又被任命为真定府、定州路都部署,再又被任命为宣徽南院使,最后被任命为定州兼三路都部署。总之,王德用成为了北方前线的最高军事统帅。
在前去皇宫谢恩时,赵祯也直言不讳地对王德用说道:“现在北方很不安宁,之所以劳烦爱卿出镇北方就是要用你在辽国的赫赫威名来震慑辽国!”
在这一番运作之后,宋朝算是基本上做好了与辽国再次开战的准备。一切就看辽国的使者这次究竟能跟宋朝谈得怎样,能讲和罢兵自然最好,但如果辽国实在是逼人太甚,那么宋朝也唯有与之一战。
王德用领命而去之后,赵祯总算是喘了口气。西北那边本就不太平,辽国人这时候又在搞事,此时西夏的国力和军力远非李继迁和李德明时期所能相比,赵祯眼下所面临的形势可以说比他老爹当年还要严峻。假如北面和西面同时开战,宋朝真的就如是既上刀山又下火海。在这种局面下,首先稳住辽国这只恶狼无疑是首选,赵祯也做好了被耶律宗真狠狠勒索一笔的心理准备。
至于西夏,宋朝有恐辽病不假,但宋朝对西夏从来都没拿正眼瞧过,陕西那边该怎么打就怎么打,要让宋朝对西夏低头是绝对不可能的。于是乎,宋朝在北方对辽国做好了两手准备,而在西北则是强硬如常,范仲淹、庞籍、狄青和种世衡等人纷纷在这年开春以后轮番地对西夏亮出了雪亮的刀子。
陕西那边的事我们稍后再说,现在单独说辽国和宋朝之间的事儿。
富弼被任命为结伴使之后便于二月动身前往雄州准备迎接辽使,但辽国的这两位使者大人却似乎很是留恋故土,他们一路上慢慢悠悠地走着,直到三月才到达雄州,这一段路他俩走了将近两个月。他俩到了雄州后,富弼和一个太监代表赵祯前去向这两人表示慰问。依照礼制,宋辽两国的皇帝所派出的宣慰使就代表着本方的皇帝,宋辽双方所派出的使者见了此人都得下拜行礼。可是,当这位宋朝的太监进门之后,辽国的翰林学士刘六符下跪了,但身为辽国南院宣徽使的萧特默却依旧坐在那里毫无反应。
富弼当场斥问萧特默为何不拜,萧特默阴阳怪气地说道:“不好意思,我的脚不舒服,不便下拜!”
富弼当场大怒,回道:“我当年也曾出使辽国,当时我重病在身,可闻听贵国皇帝的使者前来宣慰,我立马从马车里下来并跪地参拜。现在我大宋皇帝的宣慰使就在你面前,但你却继续坐在这里,请问你们辽国就这么不知礼数吗?”
这一席话让萧特默顿时面露羞愧之色,富弼这话说得很重,已经上升到了国家礼仪的层面。萧特默可以不要脸地说他就是个不知礼数的野蛮人,但辽国可背不起这口大黑锅。无奈之下,萧特默只好在左右的搀扶下向宋朝的这位太监参拜行礼。从这个举动中可以看出萧特默此时确实在行动上有些不便,这也可以解释他们为何走了两个月才到雄州。不管怎样,富弼这一次可以说是给趾高气昂的辽国人首先来了一个下马威,吕夷简选他来做这个结伴使无疑是没选错人。
富弼的本事可不仅仅只是体现在嘴上,他还是一个堪称极其出色的外交家和心理学家。在从雄州赶往开封的这一路上,富弼整日都跟萧特默和刘六符黏在一起,几天下来他竟让辽国这两位使者对他是好感倍增,以至于他们之间在谈论国事时竟然达到了推心置腹的地步。在了解到此二人也对耶律宗真这次故意挑事有些过意不去之后,富弼便借机向他们阐述两国和则两利战则两败的道理。作为在和平年代里步步爬升上来的辽国高官,萧特默和刘六符其实也不想两国开战,但二人皇命在身也是身不由己。就此,出人意料的事发生了,在和富弼的整日畅谈中,萧特默和刘六符竟然把富弼视作知己一般,最后的结果就是二人在私下里居然把耶律宗真的底牌给泄露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