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4章 上古天书(1/2)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笔趣阁]
https://www.ibqg.vip 最快更新!无广告!
历经亿万年之久的天启纪元,神族、巫族、龙族大战后,天地之间出现了短暂和平。
真神伏羲,一画开天,肇启文明,始画八卦,以通神明之德,以类万物之情,又历万万年后,神农氏、轩辕氏等上古真神根据宇宙万物的规律,为了人类能够更好的生活在这片大地上,结合伏羲八卦,相继编纂或总结出了洞察天地规律更为详细的方法,其中一本叫《连山易》。
《连山》者,象山之出云,连连不绝。
另一本叫《归藏易》,天地万物莫不归藏其中。
这两本天书在颛顼大帝绝地天通之后,就已失传,《连山者》本来有八万言,丢失了绝大部分,《归藏者》有四千三百言,同样丢失甚多。
上个纪元,也即大圣纪元时期,尧、舜、禹三位大圣,集齐几十代人的智慧,终于在民间收集到了一些古书的玄机妙语,集合成册,也就是后来《易经》的由来。
千百年来,古蜀五国各大巫师、毕摩、朵西薄、释比等,就是根据上古天书《易经》的启示,利用书里阴阳、乾坤、刚柔等对立统一的思想来解释宇宙万物的一切。
《连山》、《归藏》两部经书因为相隔年代太过久远,因此对伏羲八卦的演绎所有不同,因此,八个卦象的方位也所有不同。
《连山易》以艮瓜开始,艮代表的是山,《归藏易》则以坤卦开始,坤代表的地,寓意万物皆归藏于地。八卦也即天地八个象,每一象都是以“气”为主;天气为归,地气为藏,木气为生,风气为动,火气为长,水气为育,山气为止,金气为杀。
姬蒙坐在一段木桩上,拿着一本古书,青云看到,此书颇有些年份。古色古香的封面已经脆烂,但是里面的纸张则保存完整。
只听小矮人念叨:“天地开辟,万物浑浑,无知无识;阴阳所凭,天体始于北极之野……日月五纬一轮转;天皇出焉……定天之象,法地之仪,作干支以定日月度。”
包子站在旁边,一直“哦、哦、哦”地发出喘息声,不知道是理解呢还是不理解?
娜发吃过一颗果子,问道:“难道亿万年前的远古先民,就已经知道这日月运行规律了?”
姬蒙正襟危坐,没有回答她的话,继续说道:“《连山易》是以四季六气为旺衰指引,以六甲值符为吉凶判辨之坐标,以三元九运为时空转换。但这些都是以八卦也就是乾、坤、震、巽、坎、离、艮、兑为基础展开,而《归藏易》略有不同,经书中并没有明确规定乾、坤、坎、震等八卦概念,只有天、地、金、水、火、风、山、木之分,经书的卦序是天(乾位),金(兑位),山(离位),水(震位),火(巽位),风(坎位),木(艮位),地(坤位)。”
娜发越听越困顿,也越难以理解,她看到包子离开后,躺在屋门口的木椅上,打着呼噜,于是也就走开了。
她想着自己反正不是天选之人,没必要去理解这八个卦象的历史渊源和具体寓意。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