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0章 善治国者先治水(1/1)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笔趣阁]
https://www.ibqg.vip 最快更新!无广告!
一日,“敌军”来袭。警报声划破宁静的天空,正在训练的民兵们立即严阵以待。林羽冷静地指挥着,士兵们按照平时所学迅速列阵迎敌。
战场上,这些昔日的民兵个个英勇无畏。他们熟练地运用各种战术,手中的武器挥舞得虎虎生风。面对“敌人”,他们毫无惧色。
华在在后方观战,心中满是欣慰。林羽身先士卒,冲入敌阵,如入无人之境。士兵们受其鼓舞,士气大振,喊杀声响彻云霄。
在一片硝烟弥漫、喊杀声震天的战场上,民兵师与“敌军”展开了一场惊心动魄的激烈厮杀!双方都拼尽了全力,奋勇作战。然而,最终的结果却显示出民兵师在实力上稍稍逊色于“敌军”。
尽管如此,当战斗结束的号角吹响时,那些英勇无畏的民兵们并没有因为失利而感到沮丧和消沉。相反,他们纷纷欢呼雀跃起来,脸上洋溢着胜利般的笑容。
需要说明的是,这里所谓的“敌军”并非真正意义上的敌人,而是奉命前来协助训练的武冈师。正是由于有这样一支强大且专业的队伍作为陪练对手,才使得这次实战演练变得格外真实和具有挑战性。
通过这场激烈的较量,所有参与其中的民兵们都深刻地认识到了自身存在的不足以及平日里刻苦训练的重要性。自此以后,再也没有一个人对艰苦的训练有所抱怨,大家反而都以更加积极主动的态度投入到每一次的训练当中去,力求不断提升自己的军事素质和战斗能力。
组建完民兵师,华在就开始兴修水利。
“善治国者先治水”,中国地形多样,气候复杂,河湖众多,独特的地理条件和农耕文明决定了治水对中华民族生存发展和国家兴盛的至关重要性。历史上,大规模治水活动已有四千多年,兴水富民、兴水强国的事例比比皆是,而水利废弛、水旱灾害频发则会导致社会动荡乃至改朝换代?。
在武冈州这个以农业为主导产业的地方,水之重要性不言而喻,正所谓“水利乃农业之命脉”!深知这一道理的华经过深思熟虑之后,毅然决然地做出了一项重大决策——要在这里新建一座规模宏大的水库。
为此,华在不辞辛劳地奔走于城中各处,将那些家资丰厚的大户人家以及技艺精湛的工匠们一一召集起来,共同商讨这件关乎民生大计之事。在会上,华在晓之以理、动之以情,详细阐述了修建这座大型水库将会给当地百姓带来的诸多益处,尤其是对农业生产方面所产生的巨大影响。
面对华诚恳而又充满激情的演说,不少富户都被深深打动,表示愿意慷慨解囊,出资支持这项工程。当然,仅仅依靠富户们的力量还是远远不够的,毕竟如此浩大的工程需要耗费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因此,华在决定官府补贴一部分资金来填补缺口。
就这样,通过各方的齐心协力,共同出资,不久便集齐了所需款项。
华身先士卒,不辞辛劳地亲自引领着众多百姓一同去寻觅合适的地址。他们翻山越岭、穿越丛林,历经了数日的艰苦勘察与细致比较之后,最终将目光锁定在了威溪那片清幽深邃的山谷之中。
这片山谷地势开阔平坦,四周山峦环绕,宛如一座天然的屏障,实乃一处绝佳的水库之所。于是乎,一场声势浩大的建设工程就此拉开帷幕。
只见百姓们纷纷手持那些略显简陋的工具——锄头、铁锹、箩筐等等,但每个人的脸上都洋溢着满满的热情和十足的干劲儿。他们有的奋力挖掘地基,有的搬运土石,还有的精心搭建房屋框架……虽然工作异常辛苦劳累,但大家齐心协力、互帮互助,现场呈现出一派热火朝天的繁忙景象。
可是天有不测风云,就在工程进展到一半的时候,一场突如其来的暴雨席卷而来。那雨势如瓢泼一般,倾盆而下,毫无停歇之意。没多久,洪水便从四面八方汹涌而至,犹如脱缰的野马,奔腾咆哮着冲向已经初见雏形的工程。瞬间,部分已然建成的结构被这凶猛的洪水无情地冲垮、摧毁,原本井然有序的施工现场也陷入一片混乱之中。
就在这万分危急的时刻,民兵师以惊人的速度完成了集结,并迅速投入到抗洪救灾的战斗之中。他们个个精神抖擞、斗志昂扬,仿佛一群无畏的勇士。
士兵们毫不犹豫地扛起一袋袋沉重的沙袋,迈着坚定有力的步伐冲向决堤处。他们紧密协作,一层又一层地堆叠起沙袋,逐渐筑起一道坚固无比的堤坝。汗水湿透了他们的衣衫,但没有一个人叫苦叫累,因为他们深知自己肩负着保护家园和人民生命财产安全的重任。
而此时,华在也亲自来到了抗洪一线现场指挥。他那高大挺拔的身姿屹立在风雨之中,犹如一座坚不可摧的灯塔,给所有人带来了希望与信心。他目光炯炯,神情严肃却又不失亲切,不断地向士兵们和群众喊话鼓劲:“同志们,乡亲们!此次洪灾乃是上天对我们意志的一次严峻考验。但是我坚信,只要我们众志成城、齐心协力,就一定能够战胜困难,保卫我们共同的家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