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7章 荷兰人四(2/2)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笔趣阁]
https://www.ibqg.vip 最快更新!无广告!

其实,双方之所以会展开这场激烈交战,背后的原因可谓错综复杂。其中最为关键的因素之一便是双方都渴望能够独自垄断日本地区的贸易市场。

郑芝龙,又名郑一官,出生于1604年,福建南安人。他在年轻的时候,曾跟随当时的海盗霸主李旦从事海上贸易,辗转于台湾、日本。

在日本生活很长时间,郑成功的母亲其实就是日本人,包括郑一官的护卫基本都是日本人组成。

李旦去世后,他在自己的贸易产业都留给了郑芝龙。郑芝龙瞬间从一个小人物变成了令朝廷头痛的海盗头子,手下航船有1000艘,兵力几万人。不过郑芝龙和别的烧抢劫掠的海盗不同,他从来都是劫富济贫、不欺穷苦百姓。

由于明朝实行了严厉的海禁政策,只留下了一些驻守海防的官兵,朝廷的海上军事力量非常弱小。加上当时朝廷打压海盗欺民的现象,久不见成效,于是福建巡抚熊文灿动了招安郑芝龙的心思。

熊文灿看中了郑芝龙的仁慈和威望,想要借助郑芝龙的力量来治理当时海盗肆虐的乱象,也是为了能更好地控制郑芝龙的势力。

但很顺利的是,郑芝龙爽快地接受了招安,得到了“海防游击”的官职。

从此郑芝龙的身份标签,除了海盗、海商之外,还多了一个明朝官员的身份。这意味着他不仅能名正言顺地打压其他的海盗,成为东南沿海最大的海盗头子,还能以合法的身份,展开对外贸易,积累了不少财富。

郑一官吃相特别难看,不仅出海船只售卖令旗,还垄断当时日本贸易,日本盛产金银铜,但是其他物资都缺少,一船货换回来一船金银铜不是什么稀奇的事情。

此外,双方争夺的焦点还包括那座至关重要的澎湖列岛。这座岛屿乃是前往日本进行贸易活动的必经之地,战略地位极其重要。在原本的历史进程当中,郑一官得到了明朝朝廷的有力支持,最终成功击败了荷兰人和刘香老。

料罗湾海战后被赶到大员(今台湾),被迫也买令旗才能去日本,二十年后又被郑一官儿子郑成功赶出大员。

东宋集团肯定要去日本贸易的,但是也绝不会给海盗交保护费。但是不会和荷兰人结盟,只会自己用拳头和郑家板扳手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