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3章 五零:平淡种田21(2/2)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笔趣阁]
https://www.ibqg.vip 最快更新!无广告!

“大队长,他们是谁啊?”

杨大山简单解释了一两句,上边下放的人员,村民们顿时不好奇了,这些下放人员和早期大地主被批斗一样敏感。

这对父子和老夫妻被安置在牛棚,每家一间屋子,里边只有一张简陋的木床,其他家具需要他们自己安置。

这个父亲叫严谨闻,儿子叫严浔,严谨闻的身份是大学教授,因说话直言不讳得罪人被整下放了,妻子不愿意下乡就和他离婚断绝关系,又迅速改嫁了,爷爷奶奶老年多病,照顾不了小孩儿,严浔早熟不愿意寄住亲戚家,就选择跟随父亲一起下乡。

另外一对老夫妻都姓杨,老人叫杨农清,身份是农业研究院的老研究员,性情刚正不阿,因不满院内某些关系户侵占他一个下属的研究成果向上举报,结果就是他被下放了,夫妻俩感情深厚,无儿无女,见老伴被下放了,杨老夫人就跟着来了。

对于下放人员国家有一定的粮食补贴,刚开始有100斤粮食的补贴,之后就要进行劳动改造,跟着大队村民一起上下工赚工分,年末才能分到口粮。

杨大山作为大队长带人把国家补贴给两家的200斤粮食拿到了牛棚,一家100斤,顺便关心了几句,询问他们有什么需要帮忙的。

严谨闻询问了哪里可以换到家具,如何换的,杨农清夫妻的问题亦是如此。

他们两家的行李都是邮寄过来的,现在还没到达,所以想先把一些基本家具安置好,虽然心有不甘,不过被下放到农村已是事实,接下来的日子还得继续过下去。

杨大山跟几人说了村里会制作家具的人家,可以拿粮食或钱财去跟他们换置。

时光飞逝,转眼又该夏收了。

这是旱灾过后第一次夏收,青云大队十分重视,田间地头忙碌成一片。

严家父子和杨农清夫妻也加入其中,一百斤粮食坚持不了多久,他们需要挣工分赚口粮。

这次农田丰收了,青云大队交完公粮,村民们按照工分分到了足够的粮食,家家户户炊烟袅袅,吃上了今年的第一顿饱饭。

卫生所。

“大丫,我家大毛有点发烧了,麻烦你给我拿点退烧药。”

“好,记您一工分。”

寒枝起身给大毛婶拿退烧药。

开春后卫生所已经重新开张了,村民们不用付诊费,但要拿工分结算。

寒枝又恢复了在卫生所值半天班,下半天地的生活。

隔壁大湾大队的小学还没复学,韩昭还是跟村里的小孩儿一起放牛割草赚工分。

寒枝一家三口过着平淡又规律的生活。

可能是苦尽甘来,接下来的好消息一个接着一个。

公社向各生产大队队长传达了国家最新的人民公社化工作条例。

其中几条和村民们的利益息息相关,社员(村民)可以自行开荒土地作为自家的自留地,一切收成归社员个人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