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9章 攻打东吴2(1/1)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笔趣阁]
https://www.ibqg.vip 最快更新!无广告!

在曹操和李逸的严密防备下,边境一直维持着表面的和平。然而,东吴内部却暗潮涌动。

原来,东吴的求和并非是全体高层的一致意愿。一些激进的将领认为求和是一种耻辱,他们暗中集结力量,准备破坏和约,重新挑起战火。这些将领在私下秘密训练士兵,打造兵器,并且与一些心怀叵测的谋士策划着阴谋。

与此同时,曹操这边也面临着一些内部的问题。朝廷中的一些大臣嫉妒曹操的战功,开始在皇帝面前进谗言,试图削弱曹操的权力。他们在朝堂上夸大曹操在战争中的损耗,指责他劳民伤财,甚至诬陷他有拥兵自重的野心。

曹操对此心知肚明,但他选择了暂时隐忍,将精力更多地放在巩固边防和发展国内经济上。他下令减轻百姓的赋税,鼓励农耕和商业发展,使得国内经济逐渐繁荣起来。他还亲自到田间地头,与百姓交流农耕经验,鼓励他们开垦荒地,种植更多的粮食。

李逸则在军事上不断创新,他研究出了一种新型的防御阵法,大大增强了边境的防御能力。他还组织士兵进行模拟演练,让每一个士兵都熟悉阵法的变化和应对策略。

一天,曹操收到密报,得知东吴的激进将领正准备偷袭边境。他立刻召集众将商议对策。

会上,有人主张主动出击,先发制人;有人则认为应该加强防守,以逸待劳。主张主动出击的将领激动地说道:“主公,我们应当趁敌军尚未准备周全,给予他们致命一击,打他们一个措手不及!”而主张防守的将领则反驳道:“贸然出击风险太大,万一陷入敌军的陷阱,后果不堪设想。我们应当坚守城池,凭借坚固的防御工事消耗敌军。”曹操沉思良久,最终决定采取防守反击的策略。

当东吴的军队来袭时,曹军凭借着坚固的防御工事和严密的防守,让东吴军队久攻不下。东吴的士兵们在曹军的箭雨和滚石下伤亡惨重,但他们在将领的逼迫下仍然不断冲锋。而李逸则率领一支奇兵,绕到东吴军队的后方,发起突然袭击。李逸身先士卒,奋勇杀敌,他的士兵们也士气高昂,如猛虎下山般冲入敌军阵营。

东吴军队陷入了混乱,伤亡惨重,不得不撤退。在撤退的过程中,又遭遇了曹军的伏击,损失更加惨重。

这次胜利让曹操在朝廷中的威望进一步提高,但也引来了更多的嫉妒和陷害。

就在这时,一位曾经与曹操并肩作战的老友突然背叛了他,投靠了朝廷中的反对派。这位老友掌握着曹操许多不为人知的秘密,这让曹操陷入了极大的危机之中。这位老友在朝堂上绘声绘色地讲述曹操过去的一些决策失误和私下的言论,让曹操面临着皇帝的猜疑。

曹操陷入了困境,他一方面要应对东吴可能的再次进攻,另一方面还要在朝廷中为自己辩解,稳定局势。

面对老友的背叛和朝廷中的重重压力,曹操并未乱了阵脚。他决定先稳住军心,亲自前往兵营,与将士们坦诚交流。

曹操站在高台之上,对着台下的士兵们慷慨陈词:“诸位将士,吾曹某一生为了国家的安定,为了百姓的安宁,从未有过二心。如今有人恶意中伤,欲陷吾于不义,但吾相信,真金不怕火炼,事实胜于雄辩!吾与尔等一同出生入死,历经无数风雨,难道会被这区区谣言所击垮?”士兵们群情激昂,齐声高呼:“愿随主公,共渡难关!”

李逸则在暗中调查那位背叛老友的背景和动机,发现他是被朝廷中反对派的巨大利益所诱惑。不仅如此,这位老友的家人还受到了反对派的威胁。李逸将收集到的证据悄悄呈递给曹操,曹操心中有了应对之策。

在朝廷上,曹操当着皇帝和众大臣的面,条理清晰地驳斥了那些诬陷之词,并出示了李逸搜集到的证据,揭露了反对派的阴谋。皇帝开始对曹操的忠诚重新审视,一些原本跟风指责曹操的大臣也开始沉默不语。

然而,反对派并未就此罢休。他们又想出一计,试图在经济上给曹操制造麻烦。他们暗中操纵市场,导致物价飞涨,百姓生活受到严重影响,然后将责任归咎于曹操的治理不善。粮食价格一夜之间翻了数倍,百姓们为了买粮,几乎耗尽了家中所有的积蓄。

曹操敏锐地察觉到了这一阴谋,他一方面下令严查操纵市场的黑手,另一方面紧急调配物资,平抑物价。李逸则带领一队精明强干的官员,日夜巡查市场,打击不法商贩。在一次巡查中,李逸遭遇了一伙暴徒的袭击,险些受伤,但他毫不退缩,最终将这伙暴徒制服。

经过一番努力,物价终于稳定下来,百姓的生活恢复正常。曹操的声誉也因此得到了一定程度的恢复。一些原本对曹操心存疑虑的百姓也开始转变态度,对曹操的治理表示支持。

但此时,边境又传来警报,东吴经过休整,再次集结大军进犯。这一次,东吴不仅兵力众多,而且装备精良,还请来了一位智谋出众的军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