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后勤部的故事(2/2)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笔趣阁]
https://www.ibqg.vip 最快更新!无广告!
有时实在打压不住了便要求原组织出面帮忙。
罗德岛本就是个由全球各地的感染者组成主要人员基调的地方,内部气氛一直都有些微妙。
这样的组织时间久后,人们便厌倦了看他们整天演些杂七杂八的肥皂剧,尤其是其中的高层极度脱离面对的人们的生活。
比如这些组织的中层都是以文学知识分子构成的。
原本能来到罗德岛的知识分子多少都是有些苦衷或者追求的,并不见得与感染者们有什么直接的冲突。
最多就是不懂文学的感觉他们整天说些听不懂的话就是了。
可这些组织建立后,他们就似乎有了自己的归宿,即使依旧没做些什么,但就是开始选择性与原本接触的人们划清界限。
更多的用自己专业领域的东西武装自己,趋利避害。
比较直接的表现是。
那段时间出现了一些报纸周刊类的杂志。
开始只是写一些基础疾病防护,伤口感染的处理手段,以及一些比较适合孩子的童话故事和笑话。
靠着一个个年轻人孜孜不倦的推荐,这些东西也开始有了不少市场。
可是在后来这些文章就越来越不避免各种专业名词,特殊生僻词,讲的东西也变成了“关于乌萨斯大臣会见炎国大臣的事宜”“论反宗教的理由”“卡西米尔资本体系的优处”“民权与文学,我们该如何选择”
这些为自己群体争利的东西,多是用一些模糊不清的语调,强调自身群体和组织的重要性。
再到后来就变成了“我们罗德岛的生活其实一直在变好,罗德岛人民也都很幸福,只是人们的幸福感知度没有随之增加。”
这种意义不明的文章。
随着这些组织的公信力被他们自己给弄的乌烟瘴气后,许多别的组织看到他们的衰败和他们曾经的成功,也纷纷效仿,竞争,冲突对立,挑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