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章 变天了(2/2)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笔趣阁]
https://www.ibqg.vip 最快更新!无广告!

等棚子搭好,她将种有各种种子的育苗钵搬至棚子里,然后将锅炉烧起来,等水烧开,将沸腾的水放入深沟里。沟里的水绕着沟流动一周,最终从另一端回到锅炉。

这是借鉴古代王公贵族们温室暖房原理搭建的,王公贵族们“种冬生葱韭菜茹,覆以屋庑,昼夜燃蕴火,待温气乃生。”

春琼想,对于大多数村民来说,相比油纸的精贵,柴禾就便宜多了,像牛头山这样依托大山的村落,柴禾就更不值钱了。所以,她想试试这种暖棚能不能替代之前的大棚。

春琼忙活完,刘庄头没有多问,干脆搬了凳子坐在锅炉旁,一边烤火,一边守着锅炉。

“刘伯,不用守着,我看家里堆的有大树根,那个耐烧,丢一个进去可管一晚上。”

第二天天更冷了,隐隐有雪沫子纷飞,倒春寒真的来了。春琼让人将暖棚的顶搭上,防止雨雪进入大棚内。

连着几天,温度持续走低,她每天守着两个暖棚,不时根据各田字格水温调整水暖棚深沟,通过水流速来控制水温。几天时间,家里的柴禾消耗了很多,好在,水暖棚玉米和黄瓜,都出苗了。

尽管这次出苗时间,比之前的大棚晚了两天,但证明这个方法还是有用的。

春琼有点小激动,“刘伯,刘伯,玉米出芽了。”

“真的?太好了。”刘伯冲进棚子,身后跟着一串人。

“哎,小心小心,别掉水里了。”春琼提醒后面挤进来的丽清和翠儿。

“太好了。”刘伯在池子周边转了一圈,发现玉米和黄瓜基本都出芽了,兴奋道,“大姑娘,这几天差不多用了三百多斤柴,不算太多。按照这个进度,等苗长成,一千斤柴足够了。也就是咱们一个冬天取暖的数量了。”

“嗯,这个用量还可以接受。”农村家庭,哪家哪户冬天不储备个几千斤柴禾?一千斤柴,一个壮年三天就能砍回来。

“大姑娘,可是打算将育苗技术教给村民?”刘伯问春琼。

“是。今年我们先试验,如果效果好,下一季就在村里推广。”

“我替村里上下谢过姑娘。”刘伯说着就要跟春琼行礼。

春琼连忙阻止,“刘伯不必如此,这些都是书里先人总结的经验,我只是有幸看过那些书,有机会将先人的经验拿来用而已。”

“那也要感谢姑娘愿意尝试。”徐婶道,“姑娘没有千金小姐的架子,不嫌弃我们这些泥腿子,亲自将书中的种地技术传授给我们,令人钦佩!”

春琼忍不住汗颜,她的初衷并不是为了教村民种地,当初只是为了自己县令老爹的政绩。如今走近村民,亲眼看到他们的艰辛和困苦,才切实有了想为他们做些什么的想法。

不管初衷是什么,最后能帮到村民也算是好事,春琼不想纠结太多,转移话题,“刘伯,依你看,倒春寒还会持续多久?”

“里正去县里找人看了,这两天就会慢慢升温了。”

“那就好。这个时候升温,地里的种子估计还没全部被冻坏。”这样村民的损失就会小一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