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6章 奉旨查赈(2/2)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笔趣阁]
https://www.ibqg.vip 最快更新!无广告!
“要是皇上派包拯前往陈州查赈,小侯爷可就危险了。”
包拯的无情,妇孺皆知。
更何况太师和包拯之间一直存有嫌隙。
这次若皇上派包拯去陈州,小侯爷的脑袋还能保住么?
庞太师惊得瞪大眼珠,好似晴天霹雳当头一击。
又恰似被人从头到脚浇了一盆冰水,浑身一阵酥麻。
皇上难道也听说了陈州的事?
“备轿,快备轿,老夫这就进宫皇上。”
无论如何,庞籍也要阻止皇上派遣包拯去陈州,至于其他人,他不担心。
御书房。
“臣包拯参见陛下!”
“包卿平身!”
“谢陛下,不知陛下宣臣进宫,所为何事?”
“想必陈州之事,包卿也有所耳闻了吧?”赵祯试探道。
“臣……确有耳闻!”
包拯不但听说,而且十天前就已秘密派展昭先去陈州收集证据去了。
“唉……”赵祯长叹口气,直面过失,“都怪当初朕不听卿言,乃至于此。不想庞昱当真……”
说到这里,却说不下去了。
包拯道:“皇上,人非圣贤,孰能无过?怪只怪那安乐侯骄纵跋扈,辜负了圣上。”
此事要说过错,就只能怪赵祯这个小皇帝感情用事,用人不当。
可包拯只是个臣子,没有当面指责天子的道理,除非不想继续混了,那就尽情数落。
没有用的废话,包拯是不会说出口的,这是为人处世之道。
即便你的初衷是好的,可如果说出来的话不能为人听取,达到预期效果,反而适得其反,那最好就闭嘴。
这是包拯穿越之后,为官多年总结出来的教训。
你可以说是圆滑。
但做人,有时候圆滑一点是必要的,盲目的刚强,容易折断。
见包拯没有指责自己,而是把罪责都揽在庞昱头上,作为天子的赵桢,心里这才好受了一些。
其实,他也不是不是不知道,是自己用人不当才害了陈州的百姓,所以赵桢内心也十分自责,坦然面对自己的过失。
“包卿不用宽朕的心,此事乃朕感情用事。”
“为今之计,唯有委屈卿前往陈州一趟,朕封你为查赈钦差,前往陈州查赈,代天巡狩,安抚灾民。”
“虽然你和庞太师素有嫌隙,可朕相信你大公无私,断不会挟私报复,定能公事公办。”
包拯道:“谢陛下信任!”
赵桢道:“不过安乐侯庞昱乃太师之子,倘若查出他有罪,亦不得在陈州动刑,即刻押赴京城,听朕发落。倘若只是谣言,你须还安乐侯清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