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9章 边关岁月(1/1)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笔趣阁]
https://www.ibqg.vip 最快更新!无广告!
十月,广宁城终于迎来了它今年的第一场降雪。雪花如同天空中飘洒的羽毛,轻盈而密集,将这座古老的边关城市装扮得银装素裹,分外妖娆。
雪花纷纷扬扬地落下,渐渐覆盖了屋檐、街道、田野,以及那些静默伫立的古老城墙,整个世界都被染上了一层纯净的洁白。
荷花坐在租住的小院窗前,目光温柔地投向窗外的雪景。她的眼神中既有对这份宁静美景的欣赏,也有对过往岁月的淡淡怀念。
濯刀在屋内忙碌着,他正小心翼翼地烧着地龙,以确保这个小院在寒冷的冬日里能给予他们足够的温暖。火光映照在他的脸上,显得格外坚毅而温暖。
赵子常静静地站在一旁,凝视着窗外的雪景,他的思绪仿佛随着雪花飘向了远方。这里是他小时候生活过的地方,每一寸土地都承载着他童年的记忆和情感。他深吸一口气,仿佛要将这份情感深深地刻入心底,然后缓缓开口:“我们开春后再走吧!”
荷花闻言,轻轻地点了点头。她理解赵子常对这片土地的深情厚谊,也愿意陪伴他多待一些时日,去感受这里的风土人情,去探寻他儿时的足迹。“我也正想在此处多待一些时日,多看看你小时候待过的地方。”她的声音轻柔而充满期待,仿佛是在寻找一种心灵的寄托,也是对赵子常情感的一种回应。
他们的邻居李大娘,是一个和蔼可亲的老妇人。此时热情地走过来,手里还提着一篮子刚蒸好的花卷:“哎呀,赵相公,今天下雪,外面的铺子都关了门,你不能带着媳妇出去吃了。我正好刚蒸了一锅花卷,你们快趁热吃!”她说着将手中的篮子递给他们,眼中满是关切。
荷花接过篮子,将一块银子塞进她手里,感激地笑了笑:“谢谢李大娘,我们自己也能做饭的。劳烦您费心了!”
李大娘推辞着,不肯收她的银子:“都是邻居,你这娘子太见外了!快把钱收回去,你再这样,我以后可不敢跟你说话了。”
荷花等人无奈,只得收回银子,又说了一通感激的话。第二日,买了件棉衣送给她的小孙子。
如今的广宁城,已经不是任由外族践踏的那个地方了。随着天下的平定,朝廷为了恢复这里的生机与活力,迁来了许多军民。他们在这里定居、开垦荒地、修筑防御工事,为这片土地注入了新的生命力和希望。
赵子常、荷花和濯刀三人在这里租了个小院子居住,虽然简陋却充满了家的温馨。他们时常骑着马去城外溜两圈,感受着边关的壮美风光和大自然的鬼斧神工。
然而,边关的风确实很大,吹得荷花的脸颊都变得粗糙了。但她并没有抱怨,反而觉得这是一种难得的历练和体验。这里的地势平缓开阔,东边还有一条蜿蜒的海岸线,四季分明,每个季节都有它独特的魅力和韵味。
荷花时常会想,如果不是因为思念家人和朋友,终老于此也未尝不可。
李大娘的孙子小虎,爹娘都在战乱中去世,他时常会跑到他们的小院里来玩。他尤其对赵子常和濯刀讲述的打仗故事充满了好奇和向往。“赵大哥,濯大哥,你们真的打过仗吗?那些敌人都长什么样子?”他瞪大眼睛,一脸崇拜地看着他们。
赵子常和濯刀相视一笑,然后耐心地给小虎讲述着过去的经历。那些战火纷飞的日子,那些生死一线的瞬间,在他们的讲述下仿佛都变得生动而真实。小虎听得入了迷,仿佛自己也置身于那个英雄辈出的时代。
闲处的光阴总是过得飞快,转眼间冬去春来万物复苏。这时代的交通并不便利,没有飞机、高铁等现代交通工具,山高路远,每一次出行都充满了未知和挑战。
在离开前的那个清晨,他们三人登上了广宁城的城楼。春回大地,万物复苏,极目远眺,大好河山尽收眼底。城楼之上,春风拂面,带来的是新生的气息和无尽的希望。
“从此后,三千里地河山,皆是我的故乡。”赵子常颇为豪迈地说道。荷花举目远眺,北倚的燕山余脉,在晨曦中巍峨壮观,山峦起伏,连绵不绝,仿佛是大地的脊梁,屹立不倒。东南方的大海,在晨光中波光粼粼,海浪拍打着岸边,发出阵阵涛声,宛如一首激昂的乐章,诉说着大海的辽阔与深邃。
城楼下的田野已经披上了绿色的新装,嫩芽破土而出,茁壮成长,展示着生命的顽强与活力。远处,桃花、杏花竞相绽放,粉的似霞,白的如雪,将大地装扮得如诗如画。
万里长城从这里开始,蜿蜒曲折地伸向远方,宛如一条巨龙守护着这片古老的土地。城楼之上,他们仿佛能听到历史的回音,感受到那些曾经在这里浴血奋战的先辈们的英勇与无畏。
千百年来,每一代人都曾用血汗守卫着关内的这片土地,为了家园的安宁和繁荣付出了巨大的牺牲和努力。赵子常站在城楼上,心中涌动着复杂的情感。他感慨地看着这片熟悉的土地,心中充满了自豪和欣慰。他知道如今百姓能安居乐业,所有的付出就都没有白费。这一切的牺牲和努力都是值得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