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4章 金永年(1/1)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笔趣阁]
https://www.ibqg.vip 最快更新!无广告!

迟暮盼子,破晓逢春

在广平府的一隅,有一座宁静祥和的村庄,村头那座略显陈旧却收拾得干净整洁的小院,便是金永年的家。金永年和妻子在此生活多年,岁月悠悠,日子过得平淡安稳,宛如平静的湖面,不起一丝波澜。夫妇二人相濡以沫,携手走过无数个春夏秋冬,他们一同在田间劳作,一同在屋檐下躲雨,一同在黄昏时分漫步于村间小道,简单的生活里满是温暖与幸福。

然而,命运似乎总爱给人留下些许遗憾。金永年已年近七旬,头发花白,脸上布满了岁月的皱纹,妻子亦是如此,曾经乌黑的秀发如今银丝斑驳。每至夜深人静,万籁俱寂之时,金永年躺在那张陪伴他们多年的旧木床上,听着窗外的风声呼啸而过,思绪总会不由自主地飘向同一个地方——对孩子的渴望。他侧身看向身旁熟睡的妻子,那愈发苍老的面容让他心中的无奈与失落之感愈发浓烈。在那个“不孝有三,无后为大”的传统观念根深蒂固的时代,这份无子的遗憾就像一座巍峨的大山,沉甸甸地压在他们夫妻二人的心头,成为他们挥之不去的隐痛。

白日里,金永年走出家门,走在熟悉的街头。阳光洒在地上,孩子们嬉笑玩耍的身影随处可见,他们你追我赶,欢声笑语回荡在整个村子。金永年路过时,眼中总会不自觉地流露出一丝羡慕。他驻足片刻,看着那些天真烂漫的孩子,嘴角微微上扬,露出一抹苦涩的微笑。他的脑海中不由自主地浮现出一幅画面:若是自己也有孩子,此刻或许正陪伴在孩子身旁,看着孩子嬉笑,为孩子的每一个小进步而欣喜。但现实却将他拉回,他轻叹一口气,默默转身离开。

回到家中,金永年坐在院子里的老槐树下,看着院子里空荡荡的角落,心中的渴望愈发强烈。他想起小时候,自己也是在父母的关爱下长大,一家人其乐融融。如今,自己却面临着无后的困境,想到这里,他的眼眶微微湿润。妻子从屋内走出,看到他这副模样,心中明白他又在为孩子的事情发愁,便轻轻走过去,坐在他身旁,握住他的手,轻声说道:“别太难过了,一切都是命,或许我们命中注定无子。”金永年看着妻子,紧紧握住她的手,说道:“我知道,可我还是不甘心,总想着要是能有个孩子,哪怕只是在我们迟暮之年,给我们带来一丝慰藉也好。”

此后,金永年常常在心中默默祈祷。每日清晨,他早早起床,来到院子里,对着东方的天空,双手合十,虔诚地祈求上天能赐给他一个孩子。他的眼神中充满了期待与渴望,那模样仿佛在向命运抗争。农忙时节,他在田间劳作,累了便直起身子,望着远方的天空,心中默默念叨着同样的话语。夜晚,他躺在床上,在入睡前的最后一刻,也会在心中默默祈祷,希望在梦中能得到上天的回应。

村子里的人都知道金永年夫妻渴望孩子,有的人会投来同情的目光,有的人则在背后悄悄议论。但金永年夫妻并不在意这些,他们只沉浸在自己的期盼之中。有一次,村里的一位媒婆找到金永年,对他说:“我知道有户人家,家中有个孩子想要送人,你们若是愿意,可以收养。”金永年听后,心中一阵激动,但他还是与妻子商量。妻子却有些犹豫,她担心收养的孩子与他们不亲,也担心会给孩子带来不好的影响。最终,夫妻二人还是婉拒了媒婆的好意。

日子一天天过去,金永年的期盼从未减少。他开始四处打听一些求子的偏方,哪怕那些方法听起来荒诞不经,他也愿意一试。他曾听人说,去深山里的一座古庙里求签,若是能求得一支好签,便能得子。于是,他不顾路途遥远,独自一人前往深山。山路崎岖难行,他的脚步不再轻快,每走一步都显得有些吃力,但心中的信念支撑着他前行。历经艰辛,他终于找到了那座古庙。古庙里香烟袅袅,他跪在佛像前,虔诚地磕了三个响头,然后摇起签筒。当竹签落地的那一刻,他的心提到了嗓子眼,可最终得到的签却并未如他所愿。他虽有些失落,但并未放弃,他相信,只要自己坚持,总有一天会得到上天的眷顾。

又有一次,他听闻邻村有个神婆,能与神灵沟通,帮助人们实现心愿。他毫不犹豫地带着家中仅有的一点积蓄,前往邻村。神婆住在一间简陋的屋子里,屋内挂满了各种奇怪的符咒。金永年向神婆诉说了自己的心愿,神婆闭上眼睛,口中念念有词,随后拿出一张符咒,告诉他将符咒贴在床头,每日诚心祈祷,定能得子。金永年如获至宝,小心翼翼地将符咒带回家,按照神婆的吩咐贴在床头。然而,日子一天天过去,依旧没有任何动静。

尽管一次次的尝试都以失败告终,但金永年从未放弃心中的希望。他依旧每天祈祷,依旧在街头看到孩子时露出羡慕的目光,依旧在夜深人静时,与妻子谈起对孩子的期盼。这份期盼,已经成为他生活的一部分,支撑着他走过那些艰难的日子。他不知道未来会怎样,但他始终坚信,上天不会一直如此残忍,总有一天,他和妻子会迎来属于他们的孩子,哪怕只是一丝曙光,也能照亮他们迟暮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