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1章 山村姑娘17(1/2)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笔趣阁]
https://www.ibqg.vip 最快更新!无广告!
解决了村里的果子销售问题,温月在村里的受欢迎程度直线上升。以前见面只是笑笑点个头的,现在个个都大声招呼,甚至还有拿果子和吃食出来请温月吃的。
还好温月出入都开车,去果园也不用经过村里,才少了很多麻烦。
忙过这一茬, 空间的小麦和部分药材也可以收获了,温月用意念收获之后,还是又种了十来亩小麦,没有再扩大规模,因为她觉得少量的东西还行,太多了拿出来要找借口太麻烦。
至于收获的麦穗就直接拿去加工成面粉,再带回去自家吃,药材则收入箱子,放在背包格备用。
很快到了收粮的季节,全国上下都对今年的收成忧心忡忡。
果然,很快就传出了不好的消息:全国粮食欠收。
其实都不能叫欠收,是腰斩,斩到小腿的那种腰斩。
露天的农田几乎都没种粮,只有少量特别耐酸的农作物有些收成。
而一些民间和官方的大型粮食基地虽然建了大棚,也有些产出,但因补光灯不能代替真正的阳光,大棚也不能杜绝地下的水质渗透,所以土地的肥力大量流失,最后的收成惨不忍睹。
消息一传出来,民间就再次出现了抢购风波,各大超市都卖断了货,这一次,没能补上货。
几天后,国家就出了粮食限购政策:
居民靠户籍或居住证,每人每月可购买30斤细粮,8岁以下小孩减半,不限城镇农村。
细粮和粗粮的额度可兑换,比例是1:1.5。也就是说,如果你不够吃,就换成粗粮。
粮票再现江湖,但年代不一样了,这次是电子版本,可以扫码!
说实话,只要你不浪费粮食,这个量是完全够的。
但这是一个风向标,说明粮食真的不够了!
有人发帖质疑,不是说国家仓储粮食够吃三年吗,为什么这么快就缺粮了。
就有人分析:【可能是拿去交易了,有些东西必须要进口,别国缺粮食可能会要求用粮食交易。】
这条回答得到很多点赞。
还有人在网上说,凭什么农村也和城镇一样,他们有地,有囤粮,应该把额度让给城里人。
回帖基本都是骂他的:
【都什么年代了,还分城镇农村?】
【我现在是城里户口,但我也是农村出来的。】
【农村的又怎么样,我们靠本事种地,靠本事囤粮,凭什么让给你?】
【你现在吃的米也是我们种的!】
【农村的地里草都长不出一棵了,你行你来!】
当然,也有城里人说:
【我们不是不想囤粮,家里太挤了,多买个锅都放不下,买了粮放哪?】
【不是要分农村城市,但你们确实有优势,地方大,在院子随便搭个棚子就能种菜】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