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0章 黑与白(2/2)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笔趣阁]
https://www.ibqg.vip 最快更新!无广告!

以上三人加上,清代初年的范西屏、施襄夏和黄龙士,加上后来的吴清源,被誉为史上强七人。

本因坊是日本一个重要的棋派。

它起源于16世纪中叶,由本因坊算砂创立。

本因坊算砂原名日海,是京都寂光寺的僧人,他在该寺内的“本因坊”内修行,因此后来以“本因坊”为姓,并改名为算砂。

日海因为棋艺高超,深受日本当时当权者织田信长、丰城秀吉和德川家康的赏识。

日海在后来被德川家康宠遇,被正式赐予“本因坊”之姓。

在丰城秀吉的协助下,日海扩建了寂海寺,还为他设立了“棋所”。并给予了定段位的权力。

本因坊家在江户时代成为围棋四大家之首,对日本围棋的影响举足轻重。本因坊家共世袭了二十一世,日本江户时代共产生围棋名人十位,其中七位出自本因坊家。

江户四大家是本因坊家、井上家、安井家和林家。

本因坊道策(1645-1702.4.22)是四世本因坊。也是名人棋所。名人棋所是日本江户时代围棋的最高荣誉称号,不仅是技术上顶尖高手,也是围棋规则的制定者和裁判,拥有评定段位和主持重要对决的权力。

道策生于石见国,本名山崎,幼名三次郎,法名日忠。

道策是的棋艺明显高于同时代的棋手,同时代的一流高手至少要被让先或者让二子,所以后世称道策的棋力有十三段之强。

道策是首先提倡全局重于局部的的围棋理论第一人,因此被称作日本近代围棋的开山鼻祖,一般称道策为“前圣”,称本因坊丈和或者本因坊秀策为“后圣”。

本因坊道策首创了段位制,以区别棋手水平的高低之用,沿用至今。在元禄年间(1688—1704),本因坊道策倡导和主持下,日本围棋首次确立了段位制,从初段到九段。当时九段被称为名人,八段被称为准名人,七段被称为上手。因此,可以认为日本在17世纪末到18世纪初开始实行围棋段位制。

本因坊丈和,第十一世本因坊,名人棋所。他除了棋艺高超,他的棋局和理论对后世有着深远的影响,并且着作有《国技观光》一书,收录了多项布局和定式。

在日本江户时代,名人棋所的认定有三种途径:一是官命,二是协同相荐,三是争棋获胜。具体来说:

? 官命:这是由当时的幕府将军或权力者直接任命的方式。例如,丰臣秀吉为日海(本因坊算砂)设立了“棋所”,作为第一国手的荣誉,并在“棋所”位置上的棋手即被称为“名人”。

? 协同相荐:这是由围棋四大家或其他有影响力的棋士共同推荐的方式。例如,本因坊道策因其棋力高超,被棋坛四大家一致推举为“名人棋所”。

? 争棋获胜:这是通过争棋(即对弈比赛)获胜来获得“名人棋所”称号的方式。这种方式往往涉及到棋手之间的直接对决,胜者获得“名人”称号。

名人棋所的认定是一个严格的过程,涉及到棋艺、权力、影响力等多方面的因素。在江户时代,名人棋所不仅是棋艺的象征,也是围棋界权力和地位的最高代表。

我们后世一般将名人棋所简称为“名人”。

在后来,20世纪四十年代,末世本因坊秀哉把本因坊这个称号转让给了日本棋院。

名人后来也和本因坊一样成为日本三大棋站的称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