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5章 长孙无忌的烦忧(2/2)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笔趣阁]
https://www.ibqg.vip 最快更新!无广告!
长孙无忌于书房之中来来回回地踱步,双手背负于身后,面色沉凝,心事重重。
那略显沉重的步伐,仿佛每一步都承载着无尽的忧虑与纠结。
他眉头紧蹙,目光时而飘忽,时而定住,似在苦苦思索着应对之策,又似在为那未知的前路而烦忧不堪。
长孙无忌心中甚是清楚,李世民之所以提出要让江南道成为粮食基地,这背后定然有着陆通的极力推动。
自从陆通进入李世民的视野之后,朝廷的诸多政策之中皆有着陆通若隐若现的身影。
那陆通仿若一颗骤然升起的新星,在大唐的朝堂之上熠熠生辉,其影响力逐渐渗透至各项决策之中,令长孙无忌亦不得不对其加以关注与思量。
陆通此人,长孙无忌着实看不透。
此人瞧上去仁善忠义,却又偏生心狠手辣。
对内怀有仁慈之心,对外则尽显狠厉之态。
如今这泾阳县被陆通精心经营得犹如铁桶一般坚固紧密,他人全然无法插手其间事务。
名义之上,三省乃是泾阳县的上级机构,然而泾阳县的各项决策,三省并无权力直接干预,仅具询问之权。
若当真要说谁有权力插手泾阳县之事务,除了陆通之外,恐怕也就唯有当今陛下李世民一人而已。
那泾阳县在陆通的治理之下,仿若一座独立的堡垒,固若金汤,自成一方天地。
而陆通之厉害所在,乃是其将泾阳县经营得极为出色。
他巧借李世民之名义大力推行新政,百姓亦对其鼎力支持。
如此情形之下,泾阳县的百姓获取了切实的实惠,生活愈发富足美满,日子越过越好。
李世民亦因此收获了赫赫名望,深得民心。
而陆通呢,也如愿以偿得到了自己心之所想。
真可谓是三方皆有所得,各取所需,成就了一番令人称羡的局面。
这样的人物,但凡稍稍露出一星半点的野心,那都堪称是极为可怕之事。
其若有野心萌动,必如暗潮汹涌,潜流激荡,所掀起的风浪怕是能搅动整个时局,令风云变色,乾坤震颤。
泾阳军位列于天子亲军之行列,其战斗力更是冠绝大唐各路雄军。
在那吐谷浑的灭国之战中,陆通亲率三千泾阳军万里奔袭,勇擒慕容伏允,筑起京观以威慑异族。
此等种种壮举,皆清晰表明陆通实乃上马能够定夺乾坤,下马能够安定天下的绝世之才。
其威名远扬,功绩卓着,令无数人为之赞叹折服,堪称大唐之柱石,国之栋梁,为江山社稷立下不世之功。
而且,如今太子与魏王皆为陆通之门生,往后的仕途,无需多想,必定是青云直上,一路坦途。
这位两朝宠臣,恰似潜龙在渊,虽尚未展露全部锋芒,却已隐现峥嵘之姿。
只待风云际会之时,必能龙腾九霄,纵横天下,成就一番惊天动地之伟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