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0章 礼尚往来(1/1)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笔趣阁]
https://www.ibqg.vip 最快更新!无广告!
在古老欧洲的一个宁静小镇,鹅卵石铺就的街道蜿蜒曲折,两旁是古朴的建筑,墙壁爬满青苔,诉说着岁月的故事。镇中有一个充满活力的犹太社区,亚伯拉罕一家就生活在社区的中心,那是一座温馨的小房子,被缤纷的花朵环绕。
亚伯拉罕是一位勤劳的工匠,凭借精湛的手艺,为小镇居民打造出一件件实用又美观的家具,备受大家敬重。他的妻子莎拉温柔善良,将家里打理得井井有条,家中处处洋溢着温暖与爱。他们育有两个孩子,大儿子约书亚,今年十岁,聪明伶俐却有些调皮;小女儿米丽娅姆,八岁,天真烂漫,像个快乐的小精灵。
在犹太人的传统中,节日是生活里的重要时刻,不仅是欢庆的日子,更是传承文化与价值观的契机。光明节即将来临,整个社区都沉浸在喜悦的氛围中。莎拉忙着准备美食,烤制香甜的油炸饼,空气中弥漫着诱人的香气。亚伯拉罕则带着约书亚和米丽娅姆一起擦拭烛台,为点亮光明节的蜡烛做准备。
一天,约书亚从外面玩耍回来,手里拿着一个精致的小木雕,脸上洋溢着得意的笑容。“爸爸妈妈,看我得到了什么!”他兴奋地喊道。莎拉好奇地走过来,接过木雕,仔细端详着:“真漂亮,约书亚,这是从哪里来的呀?”约书亚满不在乎地说:“是隔壁的大卫送给我的,他说他做了两个,就把这个给我了。”
亚伯拉罕听到后,放下手中的活,走到约书亚身边,认真地说:“约书亚,接受别人的礼物是一件开心的事,但我们也要懂得礼尚往来。大卫把木雕送给你,你有没有想过回赠他什么呢?”约书亚挠了挠头,有些疑惑:“为什么要回赠呀?他是自愿送给我的。”
亚伯拉罕拉着约书亚和米丽娅姆,坐在沙发上,耐心地解释道:“孩子们,礼尚往来是我们犹太人的传统美德。当别人对我们表达善意,送我们礼物时,我们回赠礼物,是对这份善意的尊重和回应,这样能让彼此的关系更加深厚。而且,这也是一种感恩的方式,让对方知道我们珍惜他们的情谊。”
米丽娅姆眨着大眼睛,问道:“那我们应该送大卫什么呢?”亚伯拉罕微笑着说:“我们可以一起想想,大卫平时喜欢什么。他喜欢画画,我们可以给他画一幅画,或者亲手制作一张贺卡。重要的是,这份礼物要包含我们的心意。”
约书亚和米丽娅姆听了,觉得很有道理,立刻开始行动起来。他们找来彩纸、画笔,认真地画了一幅大卫在花园里画画的场景,还在旁边写上了感谢的话语。约书亚小心翼翼地将画装进信封,准备第二天送给大卫。
第二天,约书亚带着礼物来到大卫家。大卫看到约书亚送来的画,惊喜不已:“哇,约书亚,这是你画的吗?太漂亮了!我很喜欢!”约书亚开心地说:“谢谢你送我的木雕,我也想送你一份礼物,希望你喜欢。”从那以后,约书亚和大卫的友谊更加深厚了,他们经常一起玩耍、分享彼此的快乐。
随着光明节的临近,社区里的节日氛围越来越浓厚。莎拉准备了丰盛的食物,还为孩子们准备了新衣服。亚伯拉罕则教孩子们如何正确地点燃光明节的蜡烛,讲述着光明节的由来和意义。
节日当天,社区里的人们相互拜访,送上节日的祝福和礼物。亚伯拉罕一家也带着礼物去拜访邻居们。他们首先来到了老邻居瑞秋奶奶家。瑞秋奶奶独自居住,孩子们都在远方。亚伯拉罕一家的到来让她格外开心。莎拉送上了自己亲手烤制的油炸饼和一些生活用品,约书亚和米丽娅姆则为瑞秋奶奶表演了节目,唱歌、跳舞,逗得奶奶哈哈大笑。
瑞秋奶奶感动得热泪盈眶,她从屋里拿出了自己精心准备的礼物,是她亲手编织的围巾和手套,分别送给约书亚和米丽娅姆。“孩子们,谢谢你们来看我,这是奶奶给你们的礼物,希望你们喜欢。”米丽娅姆接过礼物,甜甜地说:“谢谢奶奶,我们很喜欢!等我长大了,也给您织漂亮的围巾。”
从瑞秋奶奶家出来后,约书亚有些疑惑地问:“爸爸,我们给瑞秋奶奶送了礼物,她为什么还要回赠我们呢?”亚伯拉罕耐心地解释道:“这就是礼尚往来的意义呀,约书亚。我们送礼物给奶奶,是表达我们对她的关心和祝福;奶奶回赠礼物,是她对我们的感谢和爱意。这样一来一往,我们和奶奶之间的感情就更加深厚了。”
约书亚点了点头,似乎明白了什么。在接下来拜访其他邻居的过程中,约书亚和米丽娅姆都积极地参与,热情地送上礼物,也开心地接受邻居们回赠的礼物。他们发现,每一次礼尚往来,都让彼此的笑容更加灿烂,关系更加亲密。
然而,生活并非总是一帆风顺。有一天,约书亚在学校和同学发生了矛盾。原来,约书亚向同学借了一本书,答应尽快归还,可后来却忘记了这件事。同学向他要书时,他不仅没有及时归还,还态度不好,这让同学很生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