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5章 拘留室尸变事件(2/2)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笔趣阁]
https://www.ibqg.vip 最快更新!无广告!

我微微过了一下脑子,确实如此,看这个人的身手、使用的家伙事还有数量程度,这绝不是一般的鼠道毛贼,西京城最为古都和首都历经几代横跨四五百年的时间,可说是所有行业都有深厚的根基在。

“老荣字门?”我说出了这四个字

老孙点头,“你反应还真快,这溜门撬锁、拍花子下药的本事,老荣字门的根还真就在西京和水津这两个紧挨着的城里,水津是码头,西京是首都,航运和政治中心交汇在一块衍生出老荣门这么一个半白半黑的组织来。”

多数典籍和民间故事记载,这老荣门最早源自清代,其实,追根究底,老荣门的历史还要往前推一个朝代,最早在明代永乐大帝迁都西京城的时候,老荣门就有了最早的雏形。

老荣门,是小偷聚集成的帮会,早期是丐帮的一个分支,后来因为负责管理这一分支的舵主和当时的抗倭将领合作,派出收下的精干弟兄,远赴侵入华夏沿海的倭国浪人营地,不单偷回了倭国的情报,还给倭国浪人的吃食中足足的下了大剂量的泻药,算是帮助抗倭有功,受到朝廷嘉奖。

当时,也算是这一辈子见不得光的偷儿们获得的最大殊荣了,于是,当时的舵主就把手里这一队专门偷盗窃取的力量改了一个响亮的名字——荣门!

虽然这荣门并没在当时的朝廷备案,所作所为也多为见不得人的勾当,但是,因为抗倭的功绩在,朝廷也算是默许了这一组织的存在,并且荣门又荣门的规矩,第一,老弱妇孺不偷,第二,退伍老兵军属至亲不偷,第三,贞洁烈女、寡妇不偷,第四,及善之家不偷。有了这几样规矩约束,经过了百年,荣字门也算是彻底在西京城扎下了根。

直到清末民初,华夏大乱之时,荣字门又迎来了一个小小的辉煌时刻,当时倭国全面侵略华夏,凡华夏之人,皆有守土抗战驱除侵略者之责,荣字门配合当时的抗倭战斗,盗取情报、暗杀倭国将领要员以及运输重要物资可是立下了汗马功劳,不过,同时也在倭国特务组织和神官式神的联合绞杀中损失惨重。

直到倭国宣布投降,全华夏解放之后,荣字门当时的主力成员死伤殆尽,最后一代荣字门掌门眼见国家已经摆脱积弱,逐步强大,遂宣布彻底解散荣字门,功成身退,成就了一段可歌可泣的江湖传奇。

之后,因为荣字门最后一代掌门祖籍是水津,于是他便带着家人回了水津城隐居,于是,他的手艺便在水津城传了几个徒弟,虽然这些人不再以偷盗为生,但是,也算是荣字门在近代的传承。

时间到了现代,其实真正的荣字门前辈早已退出江湖,江湖上一些深谙旧时掌故的老人偶尔谈起京门旧事的时候,说起荣门前辈的事迹,不免让很多年轻人心驰神往,于是,这批新生代的小偷也自诩荣字门门人,那前辈的荣字门就被称为老荣门。

这些事儿,也是小时候师父在喝酒的时候跟我讲的,记得当时我还问过师父,我能不能学这荣字门的本事,当时师父是这么说的,